收藏 分享(赏)

变压硐室掘进工作面探水安全技术措施.docx

上传人:一米阳光 文档编号:77244 上传时间:2022-01-28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9.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变压硐室掘进工作面探水安全技术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变压硐室掘进工作面探水安全技术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变压硐室掘进工作面探水安全技术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变压硐室掘进工作面探水安全技术措施变压硐室掘进工作面探水安全技术措施第一章第一章工作区域地质概况第一节工作区域地质概况第一节概概述述巷道名称:机电硐室掘进工作面。用途:机电硐室掘进工作面,用于新系统摆放机电设备,属于准备巷道布置。设计长度:机电硐室掘进工作面,设计长度 55 米;坡度:机电硐室掘进工作面,从 X:2847163.98,Y:35435882.175,Z:2186.834 掘至 X:2847134.6,Y:35435881.458,Z:2187.681)坡度为 5,方位角为方位角 180;从 X:2847134.6,Y:35435881.458,Z:2187.68 掘至 X:284

2、7124,Y:35435904.136,Z:2194.08,坡度为 161546,方位角为 1153312。开工时间:2011 年 3 月1 日竣工时间:2010 年 3 月 20 日附图:巷道布置平面图。本区为一单斜构造,倾向 3500,倾角 3045,根据地表情况及其小窑开采情况看,掘进区无大的断层和褶皱,西翼为 F6断层,构造情况对掘进带来的影响不大,同时伴生许多小断层,在掘进过程中会出现岩石稳定,倾角忽大忽小,甚至出现煤(岩)层缺失情况。第二章第二章地面地面位置及地质情况第一节位置及地质情况第一节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巷道相应的地面位置在副斜井东

3、520 米,地面标高在+2320+2340 之间,井下标高+2187+2194。区域内对地表水体和建、构筑物对工程均无影响,地面为荒山。附近无大断层,对掘进工程无影响。老空区有水、无火、有瓦斯等对工程掘进有影响,在掘进必须“先探后掘”。井上下对照关系表水平、采区一水平工程名称一区段回风上山掘进工作面地面标高+2320+2340井下标高+2187+2194地面的相对位置建筑物、小井及其它无建筑物有小井。井下相对位置对掘进巷道的影响无邻近采掘情况对掘进巷道的影响无第二节第二节煤(岩)层赋存特征煤(岩)层赋存特征 1、岩层、煤层情况在 1层的底板中,1层的底板均以浅灰色粉砂岩、泥质粉砂岩、砂质泥岩为

4、主,水平层理,薄至中厚层状,细砂岩。2、水文地质情况地表无水体、地层无强含水层,主要水害为私挖小井的老窑水,掘进中必须做好探水工作,确保安全生产。3、瓦斯情况煤层距地表远,但老窑多及其断层频繁,瓦斯易释放,历年瓦斯鉴定结果,该矿为低瓦斯矿井,但施工中必须按照突出矿井管理,应对瓦斯压力P、K1和最大钻屑量进行测定,加强通风、瓦斯管理。4、煤尘爆炸与煤层自燃情况根据鉴定结果:煤层自燃情况为类易自燃,有煤尘爆炸危险。5、其它情况地表为荒山,无建筑物及道路,上部为私挖小井采空区。岩层特征情况表指指标标参参数数备备注注岩石硬度 f6-9岩层层理(发育程度)差岩层节理(发育程度)差地温/第三节第三节地地质

5、质构构造造煤(岩)层产状要素 (走向35008090、倾向 8090、倾角 1522)。第三章第三章变变压硐室掘进巷水文地质评估及分析压硐室掘进巷水文地质评估及分析第一节第一节变压硐室掘变压硐室掘进工作面水文地质情况进工作面水文地质情况1.地下水矿区范围内虽无河流、渠道、湖泊、山塘、水库等地表水体,但矿区内地表水系发育,矿区北部,中部及南部分别有自东向西的常年水流,中部溪流流量 3.522L/S,南部溪流流量 2.9769 L/S,溪流源头标高均在 2300m 左右,高于矿区开采标高,在开采时,由于断层影响和导水岩层有可能引到掘进区域。2.各地层含水简述上二迭统峨嵋山玄武岩组(P3):岩性主要

6、为拉斑玄武岩,火山角砾岩夹泥质粉砂岩,为基岩裂隙水含水岩组,富水性弱。上二迭统宣威组(P3x):主要由细粉砂岩、粘土岩及煤层(线)组成,为基岩裂隙水含水岩组,富水性弱。第四系(Q):为残坡积层。岩性为粘土、亚粘土夹碎石,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含水岩组,分布零星,厚度小(03m),富水性弱。3.断层导水性根据 2007 年 12 月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院提较的贵州省盘县平关平迤煤矿资源量核实报告:平迤煤矿区域上位于盘关向斜西翼,杨梅山小达村断层西侧,区内构造形迹以断层为主,在变压硐室附近无断层。4.老窑积水变压硐室掘进工作面上方,经过回风上山和轨道上山掘进,已经控制,无老窑水。5.水文地质类型本矿区属以大气降水为主要补给来源的裂隙充水矿床,水文地质条件属中等类型。6.矿井充水因素大气降水、地表水和老窑积水是矿床充水的主要因素。一般沿孔隙和基岩裂隙面渗入变压硐室掘进工作面,裂隙发育地段变压硐室掘进工作面充水会有所增大。7.矿井涌水量该涌水量为正常涌水量,最大涌水量预计为正常涌水量的 35 倍,则变压硐室掘进工作面地段最大涌水量应为 1.582.17 m3/ /h。第二节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安全技术 > 矿山安全技术

copyright@ 2010-2023 安全人之家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ICP备202201591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