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顶板管理技术安全措施顶板管理技术安全措施(一)采面开切眼、楼眼、配风巷、施工顶板管理安全技术措施。1、开切眼、楼眼、配风巷施工前,作业人员首先要弄懂开口位置、方位、施工方法,断面规格,支护形式,技术要求,安全注意事项等严禁盲目组织生产。2、开切眼、楼眼、开口前,必须将巷道上方,固岩开口点前后 5 米的厢柱加固,锁好开口两翼帮顶,根据施工断面要求,撤除开口点背帮背顶,材料无论煤层或岩层采用打浅眼,少装药,松动放炮开口施工,若煤层松软采用手工琢口施工,当进度达 5 米时,支护按规定:缓倾斜煤层,一梁二柱,柱距 0.7 米,排距 1.0 米,急倾斜煤层“井字型”或“人字”型,井距 0.8 米,四周有
2、柱窝,窝深0.05 米,“人字型”支护,厢距 0.8 米,下方打地梁的要求成形后,方能正常按作业规程的规定及安全措施施工。3、开切眼、楼眼、配风联络巷,距碛头的空硕距不能超过 0.5 米,背帮背顶严实,所有的浮矿浮矸必须清除。当施工倾角大于 30 以上,施工过程中必须设挡矿(矸)板,施工时的矿矸分段下放,同样要设挡矿(矸)板,同时楼眼口、切口挡板必须坚实,设挡要关好,严禁放空仓。4、开切眼、溜矿楼眼施工与上回风巷距 10 米时,10米贯通前,必须对上回风巷贯通点前后 5 米的围岩加固,一是渗厢,二是打抬梁,抬梁一梁二柱背帮背顶严实,防止漏柱。5、开切眼、楼眼、配风巷施工,上下人员及传送材料,必
3、须安全喊话,上下人员必须抓稳,踩实,严防掉矸(矿)块伤人,上下人员必须当第一个人到安全点后,方能通知第二个人上,严禁多人同时上下。6、配风巷施工按作业规程断面要求施工外,必须加强配风巷与开切眼或楼眼汇接处的支护,支护方式采取抬梁,抬棚式支护,防止汇接处断面大而产生围岩片帮冒顶,配风巷与切眼,楼眼汇接边沿,浮矿浮矸收净,同时设横挡,防止矿矸窜入切眼或楼眼伤人。(2)采面初采期的顶板管理技术安全措施从开切眼开帮,到老顶岩层第一次大面积破断失稳而垮落为采面初采期或顶初次采压,初次顶板来压征兆如下:顶板岩层积聚活动,顶板下沉速度和支梁上栽荷会猛增,煤壁片帮、预扳出现台阶式下沉,严重时会推垮工作面,初次
4、来压时易出现冒顶事故的危险,采取的安全措施如下:初次来压期,要缩小柱排距,即由原来的 0.8 米缩小到 0.6 米,排距 1.0 米缩小到 0.8 米,同时切顶线的密集控制到 4根/米,缩小矸石垛间距中对中 6 米一个,密集切顶线与矸石垛内沿成直线。根据悬露顶板破碎情况,采用横板连锁棚子,正悬臂交错顶梁或正悬臂梁支护,控制顶板。靠煤壁一侧,采取打贴帮支柱或打支柱管理好矿壁,同时矿壁必须采直,严禁留伞檐。严禁工作人员在无护身柱的保护下作业。采面凡遇到下列情况均属老顶来压征兆:(1)矿壁连续片帮,(2)支柱载荷增大(如断柱梁较多,采空区内顶板发生断裂),(3)顶板下沉速度急剧增加,一般零点几毫米增
5、加到十几毫米,(4)矿壁顶板断裂,(5)靠矿壁顶板掉渣(表明大冒顶即将发生),(6)支柱拆断,发出辟裂声(紧接着顶板就冒落)。(三)采场顶板周期来压技术安全管理措施:当初次来压之后引起的老顶失稳,矿压显现,为周期来压,根据本矿煤层开采特点,采场周期来压一般为 15-20 米之内,采场周期来压采取下列技术安全措施。1、下井技安(技术人员)加强采场地压现测,掌握顶板来压呈现规律,在周期来压之前,作好顶板来压前材料预防准备。2、周期来压,技术安全措施按初次来压要求相同之外,必须加强楼眼配风巷,上风巷安全出口区域的顶板管理:(1)渗厢,(2)加密支柱,(3)采用矸石垛锁口,(4)采用抬棚锁好配风巷,上
6、风巷交汇处的断面。3、周期来压之前,技术人员(技安)必须如实将来压前的安全技术准备工作给作业人员讲清楚,严禁冒险蛮干,抢工图快。(四)采场顶板管理技术安全措施:采场顶板冒落两种特点:一是漏垮型顶板冒落,二是复合推垮型冒落。1、漏垮型主要在矿层倾角较大或直接顶异常破碎,而工作面的支架护顶能力差或护顶失效使破碎顶板从该处漏垮,往往从开始就向顶板上方发展而漏空,造成工作面失效而引起工作面垮塌,措施如下:a 选用合适的支护方式支护密度(排距、柱距、矸石垛间距和质量),使支护系统有足够的强度,b 对支护系统质量严格按作业规程规定支护,保证煤壁直支柱直,矸石垛与密集柱切顶线直,支柱必须稳定,护顶工作效果一定要有保证,顶板必须背严背实,c 炮眼口不能对准支柱,放炮崩倒的支柱及时扶正,防止出现局部冒顶。2、推垮型冒顶特点:四无、且快、大、动悬,垮前无明显压力,没有明显预兆,垮后没有断梁折柱,而支架大部沿正倾斜方面倾倒,垮后硬岩层大面积悬露,但工作面仍无明显压力,垮顶时间短速度快,往往来不及撤退,冒顶前采面直线顶已沿煤壁断裂,垮冒范围大,往往从老塘到煤壁,推垮型冒顶往往导致多人伤亡恶性事故,推垮型冒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