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煤矿安全事故分析与矿山监察安全管理制度煤矿安全事故分析与矿山监察安全管理制度一:煤矿;安全事故;分析;对策我国是世界上最主要的采煤国之一,煤矿多,分布地域宽,涉及面广,就业人员多,是世界上其它国家无法相比的;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煤矿安全管理的难度。近年来,受经济快速发展的强劲拉动以及煤炭作为我国基础能源和重要原料的战略地位的影响!煤炭产量激增,未来仍将处在高位增长阶段,而与此同时,煤矿安全事故也频发不断,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过去经常见诸中小型乡镇煤矿的矿难,现在却开始向国有大矿蔓延,给人民生命和国家财产造成巨大损失,在国内外产生恶劣影响。本文就我国近年来国有大矿事故频发的根源作分析以及提出相应的
2、对策。(一)超能力生产与设备老化2004 年我国煤炭产量为 19.56 亿吨,但其中有安全保障能力的只有 12 亿吨,其余将近 8 亿吨的煤炭是在没有安全保障的条件下生产出来的。2005 年我国原煤产量可能按近 22 亿吨,没有安全保障的煤炭产量将会更高。什么是有安全保障的煤矿生产能力?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研究中心发布的全国国有煤矿安全保障能力调研报告将此定义为:一是生产具有合法性,证照齐全;二是安全管理体系完整有效;三是矿井生产系统协调、合理;四是矿井灾害防治系统健全,安全技术措施完备;五是应急救援体系完整有效。按照此标准,许多国有煤矿在某些方面都难以达标。当前,煤炭价格大幅上扬,受行情
3、看好与高额利润刺激,煤炭行业超设计能力生产与频繁“扩能改造”现象成风,许多煤矿纷纷挑战生产能力的“极限”,这不仅造成大量资源浪费和加速煤炭资源枯竭,更成为煤矿安全事故频发的“祸首”。据统计,在全国 27 个产煤省区中,有 20 个省区超产,其中 19 个省区超产 10%以上,有些甚至达到了 50%。据国务院安委会煤矿安全检查组对某省四大煤业集团进行的安全生产大检查显示,这些煤炭企业 2004 年超产情祝十分严重,最多的超产达 800万吨,最少的超产也达 400 万吨以上,而在这些企业的 2005 年生产计划中仍表现出了相当严重的超产倾向,这都将为煤矿的安全生产带来极大的隐患。超能力生产另一个突
4、出表现是严重的超通风能力生产。据某煤业集团提供的资料,该集团目前所属的四个矿井都存在超通风能力生产情祝,超产范围在 20%32%。在当前煤炭如此紧俏的形势下,全国其他煤炭集团所属矿井平均超通风能力也基本在 20%左右。然而,由于我国煤炭赋存和开采条件差,95%以上都是井下开采,高瓦斯和瓦斯突出矿井按近一半,因此煤矿通风能力是安全生产的前提,对此国家早就提出“先抽后采,以风定产,监测监控”方针。如果煤炭生产企业将通风能力置于不顾,势必给安全生产埋下极大隐患。谈到煤矿的安全生产能力,让我们追溯历史,不难发现其中诸多历史的深层次原因。自上世纪 80 年代初起,由于国家实行“有水快流”政策,小煤矿滥采
5、乱挖现象十分严重,煤炭生产逐渐出现供大于求局面而到了 1993 年国家实施宏观调控政策,煤炭市场则呈现萧条景象。加之 1997 年亚洲金融危机,到 1998 年煤炭市场陷入历史最低潮。20 多年来,煤炭工业满足了国民经济发展对煤炭的需求,但十几万煤矿工人为此付出了生命代价。目前,1/4 的矿井通风压力偏大或通风困难,只有 60%的国有煤矿建有集中监测监控系统,国有煤矿高瓦斯矿井只有 60%建立了瓦斯抽放系统,而且主要是原国有重点煤矿。1/3 的煤矿存在防尘设施不足、老化的问题,部分国有煤矿机电设备超期服役。根据对某省四大矿业集团的调查,其主要设备超期服役率高达 40%,其中上世纪 50 年代的
6、设备占 30%,机电固定设备新度系数仅为 0.5。各地煤矿的防灾减灾能力很难令人满意。近年来,国家在煤炭的安全生产上不论从财力物力人力上,都下了大功大,使了大力气。2000 年到 2003 年国有煤矿安全资金投入总计 124.14 亿元,虽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远远没有满足产量猛增的需要。(二)安全管理与监督不到位长期以来,原国家劳动部一直是国家职业安全监察的执法主体。1998 年政府管理体制改革之后,新成立的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不再履行这一管理职能,煤矿安全监察及安全生产综合管理职能,交由国家经贸委新设立的安全生产局承担。由于煤矿事故频发,1999 年 12 月 30 日,国务院批准了煤矿安全监察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设立一个专门机构-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履行全国煤矿行业安全监察职能。2001 年初,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在国家经贸委安全生产局基础上成立,与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合署办公,一个机构,两块牌子,行使国家安全生产综合监管职能,归国家经贸委管理,但涉及煤矿安全监察方面的工作,仍以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的名义实施,煤矿安全监察工作的体制不变,煤矿安全监察实行垂直管理,分级监察的管理体制。在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