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非煤矿山露采规模对安全生产的影响非煤矿山露采规模对安全生产的影响江苏省镇江市地处我国华东丘陵东麓,沪宁铁路、京沪高铁、“312”国道公路、京杭(沪宁)高速公路和京杭大运河经纬穿越境内。全市的矿产资源较为丰富,凸出分布广、种类多、易开采的显著特征,具有石灰石、白云岩、玄武岩、岩盐、硅石、膨润土、建筑石料等非金属露天矿产优势,铁、铜、铅、锌、金等多金属地下矿产具有良好的成矿条件和前景,地热温泉较多。截止 2007 年底,全市已发现矿种44 种,其中探明工业储量的有 32 种,已开发利用的有 20 多种,目前全市固体矿产年开采总量控制在 3300 万吨左右。多年来,便利的区位优势、广阔的市场需求和丰
2、富的资源蕴藏,使矿产业及其辅属加工业成为镇江市主产业之一, 其中露采矿山是矿产业主体,占全市矿产业总数 99.35%,矿石产量占总产量 97.21%,产值占全市矿产业总量87.44%。矿产业的兴旺为全市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状况分析状况分析多年以来,由于露采矿山无序开采和管理体制的不合理,导致全市露天矿产业的安全生产形势非常严峻,每年造成的伤亡人数占全市工矿商贸企业伤亡人数的 50%以上,成为全市安全生产领域的“重灾区”。从 2001 年开始,我们虽然采取了专项整治等多种措施,对遏制群体伤亡事故的势头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始终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事故频发的问题。经过广泛调研发现,矿山企业的开
3、采规模严重影响着全市矿产业的安全生产。非煤矿山的安全生产工作一直是全市安全生产的重中之重,其中尤以露采小型矿山为主,由于过去对露采矿山审批,无产量、规模及开采规划设计的明确要求,因而造成一段时期非煤矿山的规模普遍较小、产量偏低,效益不高、安全条件恶劣、管理混乱。这类矿山的大量存在,不但浪费资源、破坏环境,更重要的是对安全生产带来很大的压力,并埋下大量地质灾害隐患。2001 年以前,全市共有非煤露采矿山企业 310 多家,开采工作面(宕口)1200 余个。省人大关于限制开山采石的决定颁布实施后,全市加大了对露采矿山的整治力度,至 2005 年,企业数量压减至 176 家,其中年采 30 万吨以下
4、的小型矿山占 78.4%,合计量 1117 万吨,占全市露采矿山开采总量 28%,矿业产值 29038 万元,占总量 36.5%,单位产量平均在 8 万吨个年左右。根据全市矿产业发展状况分析,2006 年前全市非煤矿山所发生的死亡事故占全市工矿商贸企业死亡事故总数的 50%以上,而小型露采矿山的死亡事故又占矿山事故总数的 88.5%,仅 2001 年至 2006 年全市共发生矿山安全生产事故 43 起、死亡 45 人,历史上小型露采矿山曾在 1985年的一年中就死亡了 16 人,最多一次事故死亡 4 人。虽然经过数年多轮次的专项整治,安全生产状况得以好转,但安全生产工作的基础仍然薄弱,主要表现
5、在:1、开采技术落后。2005 年以前,相当数量的小型露采矿山多数采用“高架头一次推进、风镐打眼、浅孔爆破、人工装载”等原始落后的开采工艺,装备差、产能低,安全未能得到有效保障。2、管理水平低。一般开采现场的管理呈现出以下几种状况:一是架头超高、坡度超标等现象较为普遍;二是资料缺失、台账不全,尤其是在矿体形态、规模、产状等矿床地质构造不明的情况下进行开采,盲目蛮干,由此产生滑坡、坍塌等重大险情的发生;三是国家规范、规程和标准等得不到很好的贯彻执行,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形同虚设。3、从业人员基本素质差。绝大多数小型矿山企业的从业人员都是从经济落后地区招来的民工,不但文化水平低、安全意识低、操作技能低
6、,而且人员流动频繁无序,管理难度增大;企业缺少专业技术人员,行管人员多凭经验管理;因此,违章作业、违章指挥等现象比比皆是。4、承包周期短。相对于大中型矿山企业,小型露采矿山基本上采取开采分承包的经营管理模式,一般时间 12 年,由此带来的问题是:矿区缺乏统一的开采规划,先剥后采、采剥并举、贫富兼采的要求无法实施;安全投入不足,承包人不愿在有限承包期内增加投入,为在承包期内收回投资,往往在终采时“疯狂”开采。这种所谓承包经营的实质是矿权非法转让,矿权人将开采过程中的各种风险转嫁给承包人,导致掠夺性开采、冒险性开采不足为奇。5、应急能力薄弱。由于小型露采矿山的有效投入、装备水平、人力资源、管理能力十分有限,根本不可能组建高效的应急救援队伍,一旦突发事件只能依靠外援或社会性的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