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换焊条时手触焊钳口遭电击讲解了一起发生在某船厂的严重电击事故及其原因分析和预防措施。该事故中,一位年轻女电焊工在船舱内焊接作业时,由于舱内温度高且通风不良,导致大量出汗并湿透了工作服和皮手套。更换焊条时,她触及焊钳口引发痉挛跌倒,焊钳落在颈部无法摆脱,最终因抢救无效而死亡。事故的主要原因是焊机空载电压过高,超过安全标准;高温环境下人体电阻降低,增加了触电风险;同时,未能及时发现并处理触电情况,电流长时间通过人体造成致命伤害。针对此类事故,提出的主要预防措施包括:船舱内焊接应设置通风装置确保空气流通,减少高温对人体的影响;作业时需安排监护人员,随时观察焊工状态,在出现危险征兆时能够立即采取行动切断电源并实施急救。要换焊条时手触焊钳口遭电击适用于各类涉及电焊作业的企业和单位,特别是船舶制造、维修等行业。这些行业的工作环境往往较为封闭,通风条件差,且存在高温高湿等不利因素,容易引发类似的安全事故。因此,相关企业应高度重视电焊作业中的安全防护措施,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确保员工的生命安全。此外,本文件也适用于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及职业健康安全培训课程,为制定和完善电焊作业安全规范提供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