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娄底市涟源市三甲乡雷家冲煤矿“10•12”顶板事故.docx

上传人:一米阳光 文档编号:90553 上传时间:2022-02-07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2.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娄底市涟源市三甲乡雷家冲煤矿“10•12”顶板事故.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娄底市涟源市三甲乡雷家冲煤矿“10•12”顶板事故.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娄底市涟源市三甲乡雷家冲煤矿“10•12”顶板事故.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娄底市涟源市三甲乡雷家冲煤矿“1012”顶板事故一、概述1.事故发生时间:2007 年 10 月 12 日凌晨 2 时 30 分。2.事故单位名称:涟源市三甲乡雷家冲煤矿。3.事故发生地点:-50 水平西七煤斗。4.事故类别:顶板事故。5.事故伤亡情况:死亡 2 人6.直接经济损失:66 万元(详见附件 3) 。二、事故单位概况(一)矿井概况雷家冲煤矿位于涟源市三甲乡长江村境内,属私营合伙制企业, 始建于 1990年,2003 年建新井,2005 年投产,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 3 万吨/年。矿井六证齐全有效,采矿许可证号:430000630809,安全生产许可证号:20061822 , 煤 炭

2、生 产 许 可 证 : X181003039, 工 商 营 业 执 照 号 :4300001100402 , 矿长 资 格 证号 :0501784 , 矿长 安 全 资格 证 号 :061430100001621,各证均在有效期内。该矿属于金竹山矿区托山井田,开采石炭系下石炭统测水组煤层,本区测水组共含煤 5 层,从上至下依次为 1、2、3、4、5 煤层,主采 3、5 煤层,辅采2煤层, 1、 4煤层部可采。 西七煤斗布置在3煤当中, 3煤厚度1.35-2.7m,平均厚度 2.02m,倾角 35-70 度,顶板为砂质泥岩,夹粉砂岩、细砂岩,厚 10-25 米,底板为砂质泥岩、粉砂岩,厚 3 米

3、左右,老底为石英砂岩。该矿属高瓦斯矿井,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为 0.56m3/min,相对瓦斯涌出量为14.04 m 3/t。煤尘无爆炸危险性,煤层无自燃发火倾向。矿井水文地质条件中等,正常涌水量为 12m3/h,最大涌水量 20 m3/h,主要充水水源为大气降水、裂隙水和断层水。该矿采用斜井开拓,划分为一个水平,水平标高为-50 米,分东西两翼进行开采。矿井采用巷道式采煤法,爆破回采工艺。矿井采用中央并列式通风系统, 机械抽出式通风方法。主井为进风井,风井为排风井,配置有两台 YBK56-NO9.0 轴流式风机,一台工作,一台备用。该矿采用单回路供电,矿井装备有三台变压器,地面、井下分开供电。

4、配置 250 千瓦柴油机一台,备用电源能满足通风、排水和提升的需要。该矿采用一级排水系统,装备有工作泵、备用泵,无检修泵,水泵型号为DF155-67,电机功率 220 千瓦,流量 155m3/h。该矿主斜井装备有 JTK-1.2 型机械调速绞车一台,电机功率 75 千瓦,采用串车提升。水平运输大巷采用 7 分矿车运输,人力推车。(二)事故现场及相邻区域基本情况本次事故发生在-50m 水平西七煤斗。-50 水平西七煤斗布置在-50 水平西翼运输大巷内,东边是六煤斗,西边和-50 西翼回风大巷相连,担负着七煤斗采区的煤炭临时储存和装载任务,七煤斗于 2007 年 7 月开始施工,沿 3 煤掘进,高 25m,采用密排正方形木支架支护,与西侧的行人材料上山同时掘进,每隔 10 米左右用联络巷贯通,至事故前已开掘了二、三、四煤平巷,四平巷向东继续掘进,计划和六煤斗贯通, 形成七煤斗采区的负压通风系统, 四平巷采用木棚子支护,上宽 1.6m,下宽 2m,高 1.8m,棚距 0.5m,截至事故当班由七煤斗向东已掘进 8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事故案例 > 矿山

copyright@ 2010-2023 安全人之家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ICP备202201591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