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装载机适应高原环境的技术对策.docx

上传人:一米阳光 文档编号:93793 上传时间:2022-02-10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6.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装载机适应高原环境的技术对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装载机适应高原环境的技术对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装载机适应高原环境的技术对策装载机适应高原环境的技术对策我国拥有世界上最辽阔的高原地域,面积约为 270 万 km2,平均海拔20004500m。青藏高原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平均海拔 4500m,其独特的气候特点:空气稀薄、气压低、含氧量少、昼夜温差大、低温动土、紫外线辐射强、风沙尘大、降雨少、气候干燥等。建设青藏铁路不紧要解决高原冻土区的铁路勘察、设计、工程建设问题,也需要解决施工装备在该地区的“高原病”。这些问题在世界上毫无先例,需要我们基于当今的科学技术水平,解放思想,不断创新,去攻克施工建设中的一道道技术难题。常林股份有限公司针对青藏高原特殊的环境,在 2000 年就将高原型工程机械列

2、为技术攻关项目(被国家经贸委列为 2000 年度国家级技术创新项目)。经过广泛的调查研究、技术分析与设计开发、高原实验与改进验证,对装载机的高原适应性技术进行了一系列研究。1 1 动力系统动力系统1.1 高原环境的影响1)随着海拔升高、大气压降低、空气密度减少,空气中的氧分量也减少,这对以内燃机为的动力的工程机械影响十分突出。实验表明,对自然吸气型内燃机,海拔每上升 1000m,其功率、扭矩下降 813、油耗上升 69、热强度增加 25;当海拔达到 4000m 时其功率降低 45左右。这是由于缸内充气量减小,散热性能下降,热负荷增加,燃烧不充分等原因所致,因此高原环境对发动机动力性能影响十分严

3、重。2)高原地区气压低、含氧量少、昼夜温差大、寒冷季节长,使内燃机的压缩压力和温度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实验结果表明,海拔每升高1000m,内燃机压缩压力降低 17、温度下降 23,原机最低极限启动温度提高 22左右,同时,辅助装置在高原使用时凡涉及点火、燃烧、耗氧性能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不适应性,尤其在低压缺氧条件下启动困难程度超过低海拔许多。3)高原地区多沙尘,空气中的含尘量是低海拔地区的 515 倍,它增加了进气阻力,使滤清效果下降,又由于空气中含氧量少,使发动机的燃烧性能迅速下降,不仅使功率下降,而且更加速了柴油机零部件的磨损,缩短了空滤器等部件的使用寿命。1.2 对策1)为充分保证装载机在高原环境下使用的可靠性和适应性,我们选择了上柴引进 Cat3306B 技术生产的 C6121 高原补偿增压发动机,配用进口增压器,在高海拔地区柴油机的功率降小于 3、烟度低于 3.0,从而克服了高原环境下功率下降造成动力不足的问题。2)采用容量大、免维修的进口沃铁马固体电平,可在4065内正常工作;在发动机系统中增加一套乙醚助燃装置或作为选购件的水套预热装置,使装载机在高原地区25正常启动。3)采用低吸气阻力的三级旋流大容量型空滤器,并在排气消音器上安装排气引射管实现自动排尘,解决了高原地区风沙尘大、易使空滤器堵塞而影响发动机动力性能的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安全技术 > 机械安全技术

copyright@ 2010-2023 安全人之家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ICP备202201591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