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自燃发火危险性评价及早期预测预报讲解了煤层在尚未出现自然发火征兆之前,通过多种技术手段对其自燃危险程度、自然发火期以及易自燃区域进行提前评估的方法。文章指出,煤自然发火危险性评价技术主要基于煤层的赋存条件、开采条件及煤本身的氧化放热特性等因素,采取不同方法进行超前判识。具体包括自燃倾向性预测法、因素综合评判预测法、经验统计预测法和数学模型预测法等四种主要方法。对于煤炭自然发火的早期预测预报,煤自燃发火危险性评价及早期预测预报描述了井下自然发火时可能出现的一系列征兆,如温度升高、湿度增加、出现煤焦油味、人体不适、烟雾或明火等。文中详细解释了煤自燃气体产物的组成,分为煤自燃氧化气体和煤自燃吸附气体两部分,并明确了煤自然发火的标志气体及其指标,包括一氧化碳指标、一氧化碳的派生指标、烯烃及烯烷比、炔烃等。此外,文章还介绍了三种主要的预测预报方法:气体分析法、测温法和气味检测法。煤自燃发火危险性评价及早期预测预报适用于煤矿开采行业,特别是从事煤矿安全管理、矿井通风与防灭火工作的专业人员。该文档为这些人员提供了详细的理论和技术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煤层自然发火的风险评估方法,掌握早期预测预报的技术手段。这对于提高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预防和控制煤层自然发火事故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该文档也适合相关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研究人员作为参考文献,用于深入研究煤层自然发火机理及防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