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 ,大小:18.44KB ,
资源ID:102573     下载积分:2 金币    免费下载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aqrzj.com/docdown/10257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初次放顶及收尾的安全技术措施.docx)为本站会员(一米阳光)主动上传,安全人之家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安全人之家(发送邮件至316976779@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初次放顶及收尾的安全技术措施.docx

1、初次放顶及收尾的安全技术措施初次放顶及收尾的安全技术措施一一 顶煤冒放性顶煤冒放性影响顶煤冒放性的因素主要有两大方面:地质因素和技术因素。影响顶煤冒放性的地质因素主要有:开采深度、煤层厚度和强度、煤层中夹石层位置及其厚度、直接顶岩性及其厚度、基本顶岩性及其厚度、煤体裂隙发育程度等。技术因素主要包括采放比、架型、工作面长度和放煤方式。根据上述各影响因素,结合本矿井实际情况,其冒放性分析如下:1、开采深度对顶煤冒放性的影响实质上是支承压力对顶煤的压裂影响,不同强度的煤层有不同的临界开采深度。从宏观来看,开采深度小于 100m 的煤层,其冒放性差;开采深度为 400m 以下的煤层,其冒放性较好。本矿

2、井目前煤层开采深度约 144m 左右,从开采深度来看,其冒放性较差。2、煤层强度直接地影响顶煤冒放性。一般来说,软煤(f1)最易冒落,冒落块度小,块径在 0.20.3m 以下,可放性很好;中硬煤(f=12)次之,冒落块径多为 0.30.6m,少数可达1.0m,可放性较好;硬煤(f2)的冒放性最差,冒落块径 1.0m 左右为多,大于 1.0m 的常见,最大特点是支架后部常有悬空的顶煤。煤的强度与顶煤冒落角有密切关系。根据大量观测数据表明,软煤的冒落角一般为 85110,中硬煤为 6585,硬煤多为 4565,在多数情况下,冒落角愈大,顶煤放出率愈高。本矿井未作煤的强度参数测试,要及时作煤的强度参

3、数试验,以便根据煤的强度指标,采取有针对性地处理措施。3、根据地质报告提供的钻孔资料看,井田内各可采煤层无夹矸,夹矸对顶煤的冒放性基本没有影响。4、井田内煤的顶板、底板多为砂岩、泥质粉砂岩和粉砂质泥岩,在饱和状态下单向抗压强度在 0.113.8Mpa 之间,属极软质岩石(30Mpa);单向抗拉强度为 0.62.1Mpa,直接剪切强度2.47.0Mpa;软化系数在 00.58 之间,小于 0.75,属软化岩石。煤层顶底板的各类岩石,多为层状结构,其层间聚合力较差,砂岩胶结疏松,稳定性差;泥质岩类常沿层理及错动面滑动,遇水膨胀。从各煤层的顶底板情况看,单向抗压强度低,易垮落,有利于顶煤冒放。因此顶

4、板岩石的冒落性对顶煤的冒放性影响不大。5、一般来说,煤体裂隙比较发育的煤层,其冒放性较好;煤体裂隙不发育或发育程度较差的煤层,其冒放性也相应较差。本矿井开采的煤层为厚缓倾斜煤层,厚煤层采用炮采放顶煤开采。根据目前本矿井放顶煤工作面实际情况来看,煤质较脆,为块状状,松软,节理及内生裂隙发育,一般随采随冒。从煤的裂隙发育程度来看,顶煤冒放性尚可。6、根据数据统计,工作面越长,顶煤冒放性愈好,顶煤回收较高。该矿井采用炮采放顶煤开采,工作面长。工作面设计长度 410m,倾斜宽度 30m,有利于工作面顶煤的冒放。7、,采用液压支架支护,支架的反复移架支架过程,对顶煤有一定的压裂作用,增加了顶煤的冒放性,

5、增加顶煤可放性,提高了顶煤的回收率。根据以上几点分析,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看,本矿井顶煤的冒放性尚可,欲提高工作面顶煤的冒放性,应采取一定的处理措施。二二 放顶(煤)工艺放顶(煤)工艺、回采工艺班前准备破煤伸前探梁攉煤移溜子移架破煤伸前探梁攉煤移溜子移架放顶煤。分述如下:1、破煤工作面采用 ZMS-12 型煤电钻打眼,炮眼深度 0.8m,为三花眼布置,采用矿用水胶炸药、毫秒电雷管,分段爆破。炮眼装药量顶眼为 150g/眼,底眼为 300g/眼。底眼距底板 0.4m,顶眼距底板1.5m,炮眼间距 1.0m。2、伸前探梁工作面放炮结束后,先处理松动的煤壁与顶煤煤块,重新升紧松动的支柱,然后及时伸出液压

6、支架前探梁,对端面悬露顶板进行临时支护。3、攉煤伸出前探梁后,由人工将工作面爆破后剩余的落煤攉到刮板运输机上运出工作面。铺网与清煤采用分段作业形式。4、移溜攉煤后,开始清理溜子两帮浮煤,使采高保持 2.2m,然后开始将刮板运输机向前移动 0.7m。移溜时应由机头向机尾或由机尾向机头进行,严禁由两头同时向中部进行。溜子移完后,要保持溜子平、直、稳,并运转正常。5、移架移溜结束后,将液压支架向前移动 0.7m。采用单架依次顺序式,支架要成一条直线,并要达到初撑力要求,移架与放炮落煤步距一致,支架要移足,升足劲,接顶要严实。在移架过程中,可随时利用侧推千斤顶和调架千斤顶,进行调架和扶架。移架发现阻力过大时,应采取相应措施。移架速度要快,一次到位。一般是先降前柱,再降后柱,后柱应比前柱少降 100mm左右,支架能移动即可。顶板有淋水或底板比较破碎松软时,要注意防止支架托底,造成移架困难。6、放顶煤放煤采用单轮间隔放煤,由机头第三架开始向机尾放煤,放煤工先放 3、5、7、9.。单号支架上方的,见矸关门,滞后一段距离放双号支架,将剩下煤放出一个椭球体,全工作面只允许有一人放煤,防止多人放煤煤量过大

copyright@ 2010-2023 安全人之家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ICP备202201591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