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5 ,大小:13.96KB ,
资源ID:155737     下载积分:2 金币    免费下载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aqrzj.com/docdown/15573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丙烯回收罐爆炸事故分析.docx)为本站会员(一米阳光)主动上传,安全人之家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安全人之家(发送邮件至316976779@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丙烯回收罐爆炸事故分析.docx

1、丙烯回收罐爆炸事故分析某年 11 月 6 日,某厂聚丙烯车间,作业人员在进入丙烯高压回收罐清理聚丙烯粉料的过程中,发生丙烯闪爆事故,造成 2 人死亡,1 人重伤。1 事故经过当年 11 月 4 日,聚丙烯车间安排清理原料罐(R-101a)和高压回收罐(R-104a)罐内的聚丙烯粉料。车间主任指定技术员丁某负责清罐现场的管理工作, 并从车间抽调 3 名班组长协助工作, 又从搬运队找来 4 名民工,负责清理罐内聚丙烯粉料。因清罐时间紧,车间未对 4 名清罐作业民工进行安全教育。11 月 5 日上午,清罐作业开始,在未办理进入设备作业许可证的情况下,清罐民工即进入丙烯原料罐 R-101a 清理粉料。

2、在清罐过程中,车间主任到清罐现场查看了该罐内粉料的积存情况;车间副主任也到过现场,问了一下民工是否穿工作服以及盲板加装情况,但都没有过问是否进行了进罐采样分析和办理进入设备作业许可证 。11 月 5 日下午,丁某带班组长对丙烯高压回收罐 R-104a 进行退料、吹扫、置换、装卸盲板等工艺处理后,打开人孔盖通风。11 月 6 日 15 时30 分,丁某开出进罐分析采样单,要求分析室对 R-104a 罐采样分析。约15 时 50 分,丁某打电话询问分析结果,被告知罐内氧含量和丙烯含量都不合格,丙烯含量为 1.84(V/V) 。约 16 时 10 分,丁某应仪表工要求离开作业现场做其他事去了。16

3、时 39 分左右,一负责清罐的民工李某等不及了,要求进罐作业,现场负责监护的班长胡某打电话给丁某,得到丁某的认可后,随即安排民工李某等3人进罐作业。 16时45分, 突然一声爆响, 丙烯高压回收罐R-104a罐内起火爆炸,火柱从人孔处喷出约 3m 高。事故造成清罐民工 2 人死亡,1 人重伤。2 事故原因分析2.1 直接原因2.1.1 作业现场安全负责人丁某在明知罐内丙烯气体含量不合格、不具备进入设备作业安全条件的情况下, 违章指挥, 许可民工违章进罐作业。2.1.2 丙烯高压回收罐 R-104a 内氮气置换和空气置换不充分,罐内残存的丙烯气体和聚丙烯粉料中吸附的丙烯气体在作业过程中被搅动挥发

4、出来,与空气在罐内形成了爆炸性气体混合物。民工进罐前取样分析结果丙烯含量为 1.84(V/V) ,已经接近丙烯的爆炸下限 2。爆炸火源可能是铁器(罐内有铁锹一把)摩擦、撞击产生的火花,也可能是静电火花。2.2 主要原因现场监护人胡某在没有拿到进入设备作业许可证的情况下,听到丁某的违章指令后,不但没有制止或提出异议,反而传递了违章指令,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2.3 重要原因聚丙烯车间管理人员和职工群体违章,对习惯性违章麻木不仁、熟视无睹。 对进入装置作业的民工没有进行安全教育, 没有交代安全注意事项;作业过程中监督检查不力,没有及时制止违章行为,是造成此次事故的重要原因。2.4 其他原因参与作业

5、的民工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差,缺乏进入设备作业的相关知识,工作盲目、冒险,也是造成 事故的原因之一。3 事故责任分析3.1 车间技术员丁某,作为清罐作业现场负责人,明知 R-104a 罐内丙烯含量分析不合格、不具备进入设备作业的安全条件,却违章指挥,发出允许民工进罐清理粉料的指令,对事故应负主要责任。3.2 现场监护人班长胡某,在没有见到进入设备作业许可证的情况下,对丁某的违章指令不但没有制止,反而传递违章指令,安排 3 名民工进罐作业,对事故负重要责任。3.3 车间安全员,在早知道车间已安排清罐作业的情况下,没有编制安全技术措施;没有提出明确的安全要求;没有对参加作业的民工进行安全教育;在

6、长达 2 天的作业时间中没有去过一次作业现场;也没有追查没人找他办理进入设备作业许可证的原因,工作严重失职,对事故负重要管理责任。3.4 车间副主任,作为车间主管生产和安全的领导,作业过程中到现场检查时看到罐内有人作业,自己作为进设备作业的审批人并没有签发许可证,却没有过问是否办理进罐许可证,对违章现象熟视无睹、麻木不仁,工作严重失职,对事故负主要领导责任。3.5 车间主任,作为车间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布置工作任务时没有同时布置安全工作;作业过程中检查监督不力、没能及时发现和制止违章行为;安全意识淡薄,对车间存在的习惯性违章行为没有采取果断措施加以处理和纠正,没有履行自己的安全职责,对事故应负领导责任。3.6 厂安全科长、主管安全的副厂长、厂长等对事故的发生均应负一定的管理和领导责任。4 事故教训随着安全生产法的颁布实施,企业对安全生产工作越来越重视;现场直接作业环节安全管理制度 、 外来人员安全教育制度等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也越来越健全。像“三级安全教育”、“四不进罐作业”等规章制度大多数职工都是耳熟能详。“三级安全教育”规定,外来施工人员必须经过厂级、车间、班组三级安全教育并考试合格

copyright@ 2010-2024 安全人之家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ICP备202201591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