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危险辨识的程序尽管危险与危害因素无处不在,但在安全管理中,我们更注重生产场所的危险辨识,特别是重大危险因素的辨识。因为生产中涉及的危险与危害因素更集中,如果发生危害与事故,后果也会更严重。生活中的危险与危害因素辨识除需要具有安全意识和相关的安全知识以外,往往还要加上生活经验的积累。在生产场所进行危险源辨识的程序如图所示。1.1.确定辨识的范围确定辨识的范围进行危险辨识,首先要确定辨识的范围,即明确哪些工艺、场所需要进行危险与危害因素的辨识,并且弄清楚哪些地方需要重点考虑。辨识范围的确定要具有科学性、针对性和明确性。2.2.危险源的调查危险源的调查危险源是事故发生的前提,是事故发生过程中能量与物
2、资释放的主体。在确定所要分析的系统后,要对所分析系统中的危险源情况进行调查,调查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生产工艺设备及材料情况工艺布置,设备名称、容积、温度、压力,设备性能,设备本质安全化水平,工艺设备的固有缺陷,所使用的材料种类、性质、危害,使用的能量及强度等。(2)作业环境情况安全通道情况,生产系统的结构、布局,作业空间布置等。(3)操作情况操作过程中的危险,工人接触危险源的频度等。(4)事故情况过去事故及危害状况,事故处理应急方法,故障处理措施。(5)安全防护危险场所有无安全防护措施,有无安全标志,燃气、物料使用有无安全措施等。3.3.危险区域的界定危险区域的界定划定危险源点的危险
3、范围也很重要。一般应先对系统进行划分:可按设备、生产装置及设施划分子系统,也可按作业单元划分子系统。然后分析每个子系统中所存在的危险源点,一般将产生或具有能量、物质、操作人员作业空间、产生聚集危险物质的设备容器作为危险源点。以危险源点为核心加上防护范围即为危险区域,这个危险区域就是危险源的区域。在确定源区域时,可按以下方法界定。(1)按危险源是固定的还是移动的界定如运输车辆、车间内的搬运设备为移动式,其危险区域应随设备的移动空间而定;而锅炉、压力容器(储罐)、压缩机等则是固定式,其区域范围也是固定的。(2)按危险源是点源还是线源界定一般线源引起的危害范围较点源的大。比如燃气管道在腐蚀开裂、发生
4、泄漏时多为线源,腐蚀穿孔、发生泄漏时则为点源。(3)按危险作业场所来划定危险源的区域如有发生爆炸、火灾危险的场所,有被车辆伤害的场所,有触电危险的场所,有高处坠落危险的场所,有腐蚀、放射、辐射、中毒和窒息危险的场所等。(4)按危险设备所处位置作为危险源的区域如锅炉房、油库、氧气站、变配电站、储罐区、液化石油气灌装区、钢瓶储存区等。(5)按能量形式界定危险源如化学危险源、电气危险源、机械危险源、辐射危险源及其他危险源等。4.4.存在条件及触发因素的分析存在条件及触发因素的分析一定数量的危险物质或一定强度的能量,由于存在条件不同,所显现的危险性也有所差异,被触发转换为事故的可能性大小也不同。因此存
5、在条件及触发因素的分析是危险源辨识的重要环节。(1)存在条件分析主要包括:危险物资的贮存条件、物性参数、设备状况、人员防护条件、操作管理条件等。(2)触发因素可分为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人为因素包括个人因素(如操作失误、不正确操作、粗心大意、漫不经心、心理因素)和管理因素(如不正确管理、不正确的训练、指挥错误、判断决策失误、设计差错、错误安排等)。自然因素是指引起危险源转化的各种自然条件及其变化(如气候条件变化、雷电、地震、洪水等)。5.5.潜在危险性分析潜在危险性分析危险源转化为事故,其表现是能量和危险物质的释放,因此危险源的潜在危险性可用能量的强度和危险物质的量来衡量。能量包括电能、机械能、化
6、学能、核能等,危险源的能量越大,表明其潜在危险性越大。危险物质主要包括:燃烧、爆炸危险物质和有毒、有害危险物质两大类。前者泛指能够引起火灾或爆炸的物质,如可燃气体、可燃液体、易燃固体、可燃粉尘,易爆化合物、自燃性物质、混合危险性物质等。后者系指直接加害于人体,造成人员中毒、致病、致畸、致癌等的化学物质。可根据使用的危险物质量来描述危险源的危险性。6.6.危险源等级划分危险源等级划分危险源分级一般是按照危险源在触发因素作用下转化为事故的可能性大小与发生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划分的。危险源分级实质上是对危险源的评估、评价。(1)按事故出现的可能性大小可以定性地分为:非常容易发生、容易发生、较容易发生、不容易发生、难发生、极难发生等。(2)按发生事故后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可分为:可忽略的、临界的、危险的、破坏性的等级别。(3)按单项指标划分等级,一般为定量指标。比如高处作业,是根据高度差指标将坠落事故危险源划分为四级:一级 25m。二级 515m,三级 1530m,特级30m 以上。
copyright@ 2010-2024 安全人之家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ICP备202201591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