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防止员工安全意识“疲劳”安全意识“疲劳”有四种表现:抑制:指对安全学习、安全教育等活动呈停滞、空白,甚至排斥、抵制状态,对活动不感兴趣,听不进,记不住,安全学习只是走过场,有躲避和逃遁的主观愿望。这点在青年工人中表现明显,查看安全教育签字记录就可发现,字迹潦草的都是年轻人。上完安全教育课找青年人提问,基本“一问三不知”。一些管理者以经济利益为中心,忽视安全教育和培训,从心理上也抵制安全教育。松驰:指在执行规程和纪律等方面,松懈、疲塌、不认真。基本特征是经常违章违纪,工作时蛮干,自以为是。这也以青年人为主,在检查油库,加油站、液化气站、浸油厂等甲级防火防爆单位时,总能查出几个年轻人偷吸烟,思
2、想都有麻痹大意倾向。紧张:指在安全生产中,特别是在保持了较长一段安全纪录的情况下,员工会产生一种无名的压力感。表现特征是:随着季节的变化,设备的异常,事故或特殊情况的出现,感到惊慌失措,忧心忡忡,自己不相信自己,结果越怕越出事。这在老员工和基层主管生产和安全的领导中显得尤为突出,此种状态和当事人没有以健康的心理状态和科学的态度去对待安全生产,一味陷入被动的神经质的紧张中有密切关系。模糊:指思绪不清,经常出现反应迟钝,注意力转移,思维定势错误,判断推理似是而非等现象。在工作中表现为马虎凑合、不在乎、麻痹、侥幸、图省事,以至违章、违纪,出事故。导致安全意识“疲劳”的因素有四个:生理因素:人的大脑只
3、有健康合理的使用,才能持久、高效地运行。相反,长期从事单调、枯燥、紧张、注意力高度集中的工作,大脑就可能对安全学习和教育出现抑制、排斥和麻痹等意识“疲劳”反应,从生理学角度讲这是大脑的一种正常的保护性反应。但从安全生产角度看,如果人们不善于因势利导地进行科学调整,就会产生各种不安全隐患。心理因素:不健康的心理很容易导致安全意识“疲劳”。这类心理因素主要有以下三种:紧张、恐惧心理。这种心理往往使员工思想意识高度集中和紧张,整天心神不安,总怕有一天要出事,久而久之,演变为严重的安全意识“疲劳”。沉闷、压抑心理。这种心理造成工作时提不起精神,注意力不集中,往往以应付、对付,低标准来对待本职工作。长期
4、下去,心理负担不断加重,也造成“疲劳”。厌倦、排斥心理。这种心理青年人居多,也叫逆反心理。它反映青年工人对血的事故教训缺乏深刻认识,易陷入盲目自满状态。环境因素:不良的环境会给安全意识带来消极影响。如社会上的不良现象对员工队伍的腐蚀和影响。一些员工对不良现象从反感到羡慕,从鄙视到追求,导致不热爱本职工作,造成安全意识淡薄。领导因素:如果领导不是从理论高度,以自觉意识和科学的方法,以身作则地抓安全意识教育,而是*形式主义用空洞说教,硬性灌输,安全教育势必走过场,员工的安全意识必然削弱以至“疲劳”。如何防止员工安全意识“疲劳”应针对三种因素,重点解决“两种人”的问题。三种因素即不良的生理、心理和环
5、境因素。请医务人员向员工普及讲解大脑生理卫生知识,教授预防和克服抑制,排斥和麻痹意识“疲劳”状态的方法,促使员工自觉地掌握和使用好大脑;心理因素方面,应引导员工认识不健康心理的危害,找到产生恐惧、压抑、排斥等心理的诱因,启发他们自觉地去化解和排除这类因素;环境因素方面,既要从根本上提高员工对待安全工作的觉悟,又要关心员工生活,善于从情绪变化,言行异常中捕捉他们的“心病”,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改善他们所处的不安全环境。“两种人”即青年工人和特殊人物。对于青年工人应当区别情况,实行阶段教育、重点看护、特殊管理。特殊人物主要指业余经商的个体私营业主、家庭不和的、孩子问题多的、头脑简单的、思想麻痹的等
6、等。对这类人,应当经常研究和观察他们的动向,实行分兵把口,严密监控。每班前看脸色、观察情绪,品言行,判断异常;闻气味,检查饮酒,严防此类人和事给安全生产带来潜在威胁。形式多样,注意实际效果。预防安全意识“疲劳”,既要依靠经常性教育,又要采取一些生动形象、别开生面的新方法。如有的单位把以往伤残的员工请到台上,向在职员工现身说法;每次发生事故或违章都在现场进行直观培训,针对员工愿意摆功不愿讲过的心理特点,召开摆功会,从正面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等等。同时,经常进行电化安全教育,举办安全知识竞赛等。这些形式和方法具有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生动活泼的特点。节奏感强,施行强刺激。所谓节奏感,就是恰到好处地掌握时间的配置,间隔的选择,程度的松紧,重点突出的进行安全宣传教育。所谓强刺激,就是对“疲劳”程度较深、积重难返的人或事,不手软,实施重度刺激,使相关员工受到震动,当事人终生难忘。充分发挥各级领导的
copyright@ 2010-2024 安全人之家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ICP备202201591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