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2 ,大小:44.05KB ,
资源ID:289362     下载积分:8.98 金币    免费下载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aqrzj.com/docdown/28936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压力容器事故案例(精选21篇).docx)为本站会员(一米阳光)主动上传,安全人之家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安全人之家(发送邮件至316976779@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压力容器事故案例(精选21篇).docx

1、欢迎光临安全人之家https:/小编整理了压力容器事故案例 21 篇,欢迎大家参考借鉴。压力容器事故案例 1 篇2005 年 4 月 14 日上午 10 时左右,安徽省某公司机动科组织有关人员(总调度、机动科长、仪表负责人、生产维修工人)共 8 人进入调压站进行气动调节阀更换作业。作业人员首先关闭了管线两端阀门隔断气源,然后松开气动调节阀法兰螺栓,在松螺栓过程中发现进气阀门没有关紧,仍有漏气现象,又用 F 型扳手关闭进气阀门。在漏气情况消除后,作业人员拆卸掉故障气动调节阀,换上经脱脂处理的新气动调节阀,安装仪表电源线和气动调节阀控制汽缸管线,并用万用表测量。上述工作完毕,制氧工艺主管张某接到在

2、场的调度长批准令,到防爆墙后边,开启气动调压阀约 23s 后,就听到一声沉闷巨响,从防爆墙另一侧的前后喷出大火。张某想转身关阀,受大火所阻,即快速跑向制氧车间,边叫人灭火,边关停氧压机以切断事故现场的氧气,阻止火势扩大。后张某又想起氧气来源于氧气罐,便爬上球罐关阀,这才切断了事故现场氧气源。至此,火势终于被控制住。事后,通过爆炸现场勘察发现,调压站内的氧气管道被完全烧毁,旁路管道的上内部没有燃烧痕迹,证明管道被炸开。事故现场作业人员共有 8 人,其中 7 人死亡(人当场死亡,人经医院抢救无效后死亡)。事故发生时另有 1人在调压站氮气间,与氧气间中间有防火墙阻隔,没有受到伤害。欢迎光临安全人之家

3、https:/事后经调查,该调压管线的气动调节阀经常发生阀芯内漏故障,投产以来至少已更换过 3 次气动调节阀。此外,该厂压力管道未经安装监督检验,对此,地方特种设备监察部门已下达了安全监察指令,责令禁止使用,恢复原状,分管市长也多次进行协调,但因种种原因,隐患整改工作并没有得到认真落实。事故原因“414”氧气管道爆炸事故发生后,根据爆炸时出现的放热性、快速性特点,事故调查组确认这是一起化学性爆炸事故。另据“加压的可燃物质泄漏时形成喷射流,并在泄漏裂口处被点燃,瞬间产生了喷射火”等现象,调查人员认为,燃烧、爆炸、喷射火是这次事故的主要特点,喷射火又是造成众多人员伤亡和管道、阀门烧熔的重要因素。燃

4、烧爆炸的 3 个基本要素是助燃剂、燃烧物质、点燃能量。在 3 个基本要素中,缺少任何 1 个要素都不会引发燃烧爆炸。1.助燃物质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在氧化反应中提供氧,是一种常用的氧化剂。在生产环境中,一般化工检修规定,控制氧含量在1723%,既要防止缺氧,又要防止富氧,两种状况均能导致事故。此次事故完全具备富氧状态条件。拆卸气动调节阀,管内原存的余气被释放至大气;在检修过程中,发现阀门未关死,有氧气逸出;在用氧气试漏时,没有证据表明气欢迎光临安全人之家https:/动调节阀法兰密封可靠,因此,有氧气泄漏的可能性;爆炸时检修管线内部必然存在氧气。可见,在检修过程中,有发生富氧状

5、态的环境和条件。查证管道检修试压时的当班记录,事故发生前氧气球罐和输送管道内存有 2.5MPa,99.0%99.5%的氧气,当天试压时通过氧气管道压力最低 1.3MPa,最高可能达到 1.8MPa;气流速度大于 15m/s。在浓度较高的氧气环境中,人体、衣物、金属都会成为还原剂,与氧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也就是说,人体、衣物、金属在富氧状态下成为可燃物。上一页 1 2 下一页压力容器事故案例 2 篇2006 年 11 月 2 日,陕西某氮肥厂因压缩机漏气引发了一场大火。直接经济损失达 4 万多元,但无人员伤亡。一、事故经过2006 年 11 月 2 日 0 时 30 分,陕西某氮肥厂合成车间2#

6、H 型压缩机操作工李某发现一活门需要更换,于是,他就和另一名操作工张某一起更换了活门,而这时,正是夜班吃饭时间,李某没有向班长汇报也没有检查活门是否漏,就开起了压缩机,然后去吃饭。1 时左右,压缩机运转正常,压力达到一定值时,活门螺丝未压紧漏气,在向外喷射过程中由于摩擦而燃烧。由于火势较大,操作工无法靠近灭火,随即向当班调度、厂领导汇报,并拨打“119”报警。由于火势较大,旁边循环机的皮带轮也被烧着了,燃烧的橡胶泥流进了欢迎光临安全人之家https:/旁边的电缆沟,引燃了沟里的电缆和周围的小配电室。经过消防官兵和全厂职工的密切配合、奋力抢救,4 时 50 分,最终彻底扑灭了大火。二、原因分析1、责任心不强作为该压缩机的操作工李某,在平时工作中责任心不强,工作拖拖拉拉,不求上进。当班 0 时30 分时,该压缩机一活门需要更换,加之马上就到交班时间,他和另一操作工张某匆匆更换了活门后就开起了该压缩机。李某更换活门后既没有报告班长,也没有检查或们是否漏气,这是引发事故的主要原因。2、电缆沟

copyright@ 2010-2023 安全人之家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ICP备202201591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