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8 ,大小:25.97KB ,
资源ID:289370     下载积分:8.98 金币    免费下载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aqrzj.com/docdown/28937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压力容器事故案例(最新10篇).docx)为本站会员(一米阳光)主动上传,安全人之家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安全人之家(发送邮件至316976779@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压力容器事故案例(最新10篇).docx

1、欢迎光临安全人之家https:/小编整理了压力容器事故案例 10 篇,欢迎大家参考借鉴。压力容器事故案例 1 篇1事故经过2003 年 2 月 5 日凌晨 1 时 55 分,山西某化工厂三车间I 系列冷凝水闪蒸器 Nt112(以下简称 Nt112)发生爆炸事故,楼上当班职工柴某因操作室坍塌坠落至零米平面死亡。2事故原因(1)该设备在停运期间,排水阀 F6 被关闭,进水阀严重泄漏,当压力为 5.6MPa 的冷凝水不断流入 Nt112 时,压力逐渐升高,又不能排水卸压,致使其超压破裂,发生爆炸。(2)冷凝水闪蒸器 Nt112,在停用关闭阀门 F1 的状态下与安全阀不相通,安全阀不能起到泄压作用,没

2、能有效地防止事故发生。(3)管理不严,职工违章关闭排水阀 F6,巡检不到位,交接班无记录,也未口头交接说明。3防范措施(1)对安全阀设置不合理问题进行完善,并对其他工艺系统展开调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2)备用设备隔离措施要严密,针对备用设备隔离不严问题,必须加强设备检查和维护管理,对于生产过程中设备状态,要全面掌握,尤其是关键阀门的开关状态必须明确制度,必要时对开关阀门采取上锁措施。欢迎光临安全人之家https:/(3)进一步完善监控仪表、仪器和设备。进一步研究深化、细化压力容器安全检查的办法,通过技术手段查找和处理事故隐患。压力容器事故案例 2 篇一、事故的基本情况2003 年 1 月 1

3、6 日上午 12 时许,一位氧气代充客户到江都市某工业气体充装站充装气气,共 6 只氧气瓶。充装工将氧气瓶卸下后,先将 30 只氧气瓶分两组各 15 只进行充装。约在 12点 50 分左右,其中一组充装结束,现场充装工关掉充装总阀,紧接着就开始卸充装夹具,当充装工卸下第 3 只气瓶夹具时,其中一只气瓶发生了爆炸,一名充装客户当场炸死在充装台上,一名操作人员受伤,该站共有 6 间充装间,每站站房长 4m,宽 6。充装间设有 30 个充气头,气瓶爆炸后,后浪把主充装间的防火墙推倒,把充装间充装管线全部炸坏,窗子的玻璃被震碎,充装间屋面全部掀光。爆炸气瓶被炸成 3 块,大块重 29kg,中块得23.

4、5kg,小块重 3.5kg,气瓶爆炸后 3.5kg 的小块瓶片从屋内飞到充装站围墙外的麦田里,距爆炸点有 35m。二、事故原因分析1)直接原因从现场取证情况和查阅有关资料分析,意见如下:欢迎光临安全人之家https:/1.对该站储罐内剩余液氧,邀请了扬子石化西欧气体有限公司有关专家进行现场取样,并带回南京分析,结果确认该储罐内液氧合格,排除了气源不合格的因素;2.根据爆炸碎片上原有的气瓶制造和检验标记,从无缝气瓶检验站查阅该瓶检验报告,得知该瓶检验合格,并在检验有效期范围内,排除了过期瓶充装的因素;3.在爆炸现场,发现该瓶主体被炸成 3 块(后在清理过程中发现颈圈),经称重约为 56kg,与检

5、验报告上称重量相符,一块重约 3.5kg 的碎片飞离充装站围墙外,距爆炸点约为 35m。又从爆炸碎片中发现,瓶体内中下部一侧表面有一段400mm150mm 范围的金属烧熔痕迹,并留下了金属氧化物,这些情况都说明此次氧气瓶爆炸具有化学性爆炸的特征;4.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充装记录,并对现场进行勘察,同有关人员进行了询问、笔录,了解到充装台上的安全阀、压力表均在有效期内,有校验报告,当时充装压力为 11.0MPa。又对爆炸现场进行了清理,发现爆炸瓶右侧有 3 只瓶内尚有气体,现场进行压力测试,发现这 3 只瓶内均有压力,且在 10.0MPa 左右,这就进一步排除了物理性爆炸的可能(不超压);5.对上

6、述 3 只气瓶采用吸耳球取样,并用着火烟头试验,发现烟并没有有明显的助燃作用,无气体爆鸣,同时对 1 只气瓶又进行了压力测试显示为9.0MPa。之后将3只瓶压力降至2.0MPa左右,经可燃性气体报警仪测试,未发现瓶内有可燃性气体。欢迎光临安全人之家https:/综上所述,该起事故是由于氧气瓶内混有其它可燃性物质(该可燃性物质为油脂类的倾向较大),该瓶内可燃性物质在充装达程中与氧气混合发生了化学性爆炸。2)间接原因1.安全管理制度执行得不够严格。根据气站有关气瓶充装管理制度规定,该充装站属于易燃易爆场所,非充装人员不允许进入气瓶充装站,而该站却允许充装客户进入气瓶充装场所,根据事故现场清理分析,右侧 3 只气瓶尚有气体,可能是死者参与了气瓶关阀操作,气站没有人发现,说明该站安全管理工作上还存在较多的薄弱环节;2.气站没有严格执行气瓶充装前安全检查的规定。按照国家气瓶充装有关规定,气瓶在充装前应进行外观检查,充装过程中还应不断对瓶体温进行逐个检查,目的是防止气瓶内混有其他可燃性物质,防止

copyright@ 2010-2023 安全人之家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ICP备202201591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