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企业有限空间专项整治的内容有限空间常见的安全问题:1、有限空间场所辨识不到位,有限空间作业风险识别不充分,有限空间安全警示标志未设置或设置不符合要求2、没有组织过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知识培训,从事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对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意识严重不足、作业程序不清楚,监护人员监护救援知识和能力缺乏3、有限空间检测设施设备和应急救援器材配备不到位的问题。未配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通风、检测、照明、通讯、应急救援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呼吸防护用具不符合要求,检测设施未按规定校验4、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制度不健全、不落实。有限空间相关的安全责任制度、作业审批制度、教育培训制度、应急管理制度、现场管理制度等不健全不完善,
2、或与本企业、单位实际不符,或光有制度不执行5、未制定有限空间作业专项应急预案,编制的有限空间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或缺乏针对性、可操作性,未组织开展应急演练或演练走过场,造成有限空间事故应急处置能力不足可以开展的整治内容1、未对有限空间作业场所进行风险辨识,不掌握有限空间的数量、位置及危险有害因素,未建立管理台账;对有限空间重新开展一次系统辨识,确认风险并登记建档,完善有限空间基本信息;2、未经通风和检测合格,进入有限空间作业;以及有限空间作业过程中,未采取连续通风和检测措施;对日常处于完全封闭状态的有限空间,必须加装强制通风装置,必须在内部适当位置加装监测报警装置和视频监控系统,并将监测参数
3、和监控视频连接至操作室,进一步加强动态管理;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前和作业过程中要进行检测,确保施工安全。检测人员应当处于安全环境,并做好检测记录,包括检测时间、地点、气体种类和检测浓度等。检测指标包括氧浓度值、易燃易爆物质(可燃性气体、爆炸性粉尘)浓度值、有毒气体浓度值等。要依据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 1 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07)、密闭空间作业职业危害防护规范(GBZ/T205-2007)等法规标准对作业环境危害状况进行评估,制定消除、控制危害的措施,确保整个作业期间处于安全受控状态。3、是否为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含检测人员)配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防
4、护用品和设备;有限空间作业人员未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4、有限空间作业过程中,监护人员不在现场或未与作业人员保持联系;作业现场必须有负责人员、监护人员,不得在没有监护人员的情况下作业。严禁在事故发生后盲目施救。应当对有限空间作业现场负责人员、检测人员、监护人员和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并做好培训记录,记载培训的内容、日期等有关情况。未经培训合格不得上岗作业。特种作业人员应当具有相应的资质证书。5、有限空间作业场所电气不符合防爆、安全等规定;6、未制定有限空间作业方案,以及未经企业负责人审批作业;是否在有限空间作业场所进入点附近设置醒目的安全警示标志;规范现场作业管理,存在中毒窒息、燃爆
5、火灾风险的有限空间作业,必须建立严格的审批、审查制度,有限空间作业必须经企业主要负责人审批同意,制定作业方案和应急预案,经企业相关技术人员审查通过后方可实施;企业应当在有限空间进入点附近设置醒目的警示标志,并告知作业者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和防控措施,防止未经许可人员进入作业现场。7、作业人员未经培训合格、未制定有限空间作业应急预案、现场未配备应急救援器材、未实施应急演练。严禁盲目实施救援。应当根据本单位有限空间作业的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应急预案,保证作业和施救人员掌握相关应急预案内容,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演练,不断进行修改完善,并按规定申请备案。8、涉及有限空间作业的主管单位及施工企业是否建立健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依法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管理人员,建立健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并严格落实。9、委托外包作业单位进行有限空间作业的,外包作业单位是否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与承包单位签订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或者在承包合同中约定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者部分封闭,与外界相对隔离,出入口较为狭窄,作业人员不能长时间在内工作,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者氧含量不足的空间。主要包括管道、烟道、锅炉等密闭设备;地下室、化粪池、下水道、窨井等地下有限空间;储藏室、垃圾站、粮仓等地上有限空间。
copyright@ 2010-2024 安全人之家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ICP备202201591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