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DF , 页数:9 ,大小:143.30KB ,
资源ID:325281     下载积分:1.98 金币    免费下载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aqrzj.com/docdown/32528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森林生态系统观测指标体系DB11T477-2023.pdf)为本站会员(一米阳光)主动上传,安全人之家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安全人之家(发送邮件至316976779@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森林生态系统观测指标体系DB11T477-2023.pdf

1、ICS 65.020 CCS B 65 DB11 北京市地方标准 DB11/T 4772023 代替 DB11/T 4772016 森林生态系统观测指标体系 Indicator system for forest ecosystem observation 2023-09-25 发布 2024-01-01 实施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11/T 4772023 I 目 次 前 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观测指标体系.1 DB11/T 4772023 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

2、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代替 DB11/T 4772016森林生态系统监测指标体系。与 DB11/T 4772016 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a)调整了地表及土壤温度、入渗率、土壤热通量、土壤水分含量;b)删除了天气现象、最高温度、最低温度、日照、初霜、终霜、分光辐射、反射辐射(见 2016 年版 4.1);c)删除了氧气、噪音(见 2016 年版 4.2);d)删除了冠上降水量、冠上降水强度、土壤侵蚀量、地下水位、枯落物层含水量、透明度、水的理化性质与生物学性质(见 2016 年版 4.3);e)删除了三维绿量、林分平均树高、林分平均胸径、优势木平均树高、优

3、势木平均胸径、树高年生长量、胸径年生长量、年蓄积增长量、乔木层地上生物量、灌木层地上生物量、草本层地上生物量、地下根系生物量、分解周期、地上固碳量、土壤固碳量、乔木幼树平均高度、乔木幼树平均地径、灌木平均高度、灌木平均地径、草本平均高度、草本平均盖度、林火发生面积、平均病株密度、平均虫口密度等二次计算指标(见 2016 年版 4.4);f)增加了温室气体 CO2、空气污染物 O3和花粉浓度的观测(见 4.2);g)增加了林分-大气水汽交换、林分蒸腾观测(见 4.3);h)增加了物候、气孔导度、净光合速率、林分-大气 CO2交换、树高、胸径、层间植物盖度、土壤动物、土壤微生物的观测(见 4.4)

4、;i)增加了土壤重金属元素的观测(见 4.5)。本文件由北京市园林绿化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由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组织实施。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市园林绿化规划和资源监测中心(北京市林业碳汇与国际合作事务中心)、北京林业大学、北京花乡花木集团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进祖、高永龙、孙艳丽、刘鹏、田赟、王菁黎、白玉洁、余新晓、查天山、盖立新、叶彩华、齐建东、贾昕、贾国栋、张德怀、李卫兵、林岭、张翠芳、范雅倩、刘倩、安康、徐铭泽、张振琦、黄晋涛、张一鸣、孙海宁、张恒。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DB11/T 4772007;DB11/T 4772016;本次为第二次修订。DB11/T 47

5、72023 1 森林生态系统观测指标体系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森林生态系统的观测指标体系,包括森林气象指标、森林环境指标、森林水文指标、森林生物指标、森林土壤指标。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森林生态系统的观察、监测与调查。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LY/T 1606 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指标体系 3 术语和定义 LY/T 1606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4 观测指标体系 4.1 森林气象指标 森林气象指标见表 1。表1

6、 森林气象指标 指标类别 指标名称 单位 观测频率 气压 气压 百帕(hPa)自动监测:每10 min记录1次 风 风向 度()风速 米/秒(m/s)空气温度 定时温度 摄氏度()空气湿度 相对湿度 百分比(%)降水 降水量 毫米(mm)降水强度 毫米/小时(mm/h)雪 初雪 毫米(mm)人工观测:每年1次,记录初雪日期 终雪 毫米(mm)人工观测:每年1次,记录终雪日期 雪深 毫米(mm)人工观测:有降雪测,每次降雪1次 DB11/T 4772023 2 表1 森林气象指标(续)指标类别 指标名称 单位 观测频率 蒸发 水面蒸发 毫米(mm)自动监测:每10 min记录1次 辐射 总辐射 瓦/平方米(W/m2)净辐射 瓦/平方米(W/m2)短波辐射 瓦/平方米(W/m2)长波辐射 瓦/平方米(W/m2)紫外辐射 瓦/平方米(W/m2)光合有效辐射 瓦/平方米(W/m2)4.2 森林环境指标 森林环境指标见表 2。表2 森林环境指标 指标类别 指标名称 单位 观测频率 温室气体 CO2 毫克/立方米(mg/m3)自动监测:每10 min记录1次 负氧离子 负氧离子 个/立方厘米(n/

copyright@ 2010-2023 安全人之家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ICP备202201591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