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西省地方标准 DB14/T 29972024 特色针法操作规程 中风利咽通窍针 2024-02-08 发布 2024-05-07 实施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ICS 11.020 CCS C10 14 DB14/T 29972024 I 目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操作步骤及要求.2 5 腧穴处方.2 6 操作方法.2 7 注意事项.3 8 针刺异常情况处理.3 9 禁忌.4 DB14/T 29972024 1 特色针法操作规程 中风利咽通窍针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中风利咽通窍针的术语和定义、操作步骤及要求、腧穴处方、操作步骤、注
2、意事项等。本文件适用于中风利咽通窍针技术操作。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2346 腧穴名称与定位 GB/T 33415 针灸异常情况处理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中风后吞咽障碍 中风后不能安全有效的把食物由口运送至胃的异常情况。可以符合以下情况:食物或饮品从口腔输送至胃部过程中出现问题;口腔及咽喉肌肉控制或协调不灵而未能正常吞咽;食物误入气管,引起反复肺部感染,吸入性肺炎。3.2
3、 口腔期吞咽障碍 临床表现为唇运动明显不对称,流涎,食物或水从一侧口角漏出;舌运动障碍时则表现为舌肌无力,饮水前呛咳,进餐时间延长或口内食物残留,分次吞咽等;软腭运动障碍表现为构音障碍,鼻反流及鼻音,软腭上抬功能差等。3.3 咽期吞咽障碍 常见于咽缩肌、食管上括约肌功能障碍。吞咽时常见会厌谷或梨状窝大量残留,多次吞咽后不能完全清除,常伴吞咽动作不协调、重复吞咽、腭咽闭合不全、喉结构上抬不充分、环咽肌开放不全等症状。3.4 食管期吞咽障碍 临床表现多为食物滞留于食管。3.5 中风利咽通窍针 适用于中风后吞咽障碍的一种针刺方法。DB14/T 29972024 2 4 操作步骤及要求 4.1 环境要
4、求 治疗环境安静清洁,室内温度适宜,光线充足。4.2 适应症 适用于生命体征平稳,中风后出现吞咽障碍,包括口腔期、咽期、食管期,洼田饮水试验在 3 级以上者(包括 3 级)或经造影确诊存在吞咽障碍的患者。5 腧穴处方 5.1 口腔期 主穴:地仓、颊车、大迎、舌前 2/3 配穴:承浆、金津、玉液 5.2 咽期 主穴:风府、哑门、廉泉 配穴:风池、天柱、通里 5.3 食管期 主穴:天突、扶突 配穴:内关、照海 6 操作方法 6.1 操作前准备 6.1.1 评估 针刺前需全面了解受术者病情、精神状态、情绪等状况。6.1.2 沟通 加强与受术者之间的交流,嘱其放松心情,解除思想顾虑。针刺过程中,医师注
5、意观察患者是否出现不适。6.1.3 物品准备 75%乙醇,一次性无菌棉棒,一次性无菌针灸针。6.1.4 体位 指导受术者采取合适的体位,根据病情采用坐位、仰卧位或侧卧位。6.1.5 消毒 DB14/T 29972024 4 轻度晕针应立即停止针刺,使患者平卧、头部稍低,注意通风和保暖,给饮温水或糖水,静卧片刻至症状消失。严重者针刺人中、素髎、内关、足三里,或灸百会、气海、关元等穴,必要时配合其他急救措施。病情缓解后,适当休息。8.2 滞针 若患者精神紧张者,做好解释工作,消除紧张情绪,循按拍打滞针局部,或适当延长留针时间,缓解肌肉紧张状态。若单向捻转过度引起的滞针,向反方向回捻,并用刮柄、弹柄法。9 禁忌 9.1 合并严重心、肝、肾、血液系统、内分泌系统等疾病。9.2 生命体征不稳定的患者及精神病患者。9.3 伴有失认症和智能障碍者。9.4 不能积极配合针刺治疗者。9.5 针刺局部有创伤、感染等。
copyright@ 2010-2024 安全人之家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ICP备202201591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