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5.020.01 B 15 DB13 河北省地方标准 DB 13/T 18512013 玉米抗粗缩病田间鉴定技术规范 2013-12-24 发布 2014-01-15 实施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13/T 18512013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本标准起草人:苗洪芹、邸垫平、路银贵、田兰芝、张爱红、陈丹、许晓梅、张晓芳。DB13/T 18512013 1 玉米抗粗缩病田间鉴定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玉米抗粗缩病田间鉴定技术方法和抗性评价
2、。本标准适用于玉米品种和种质资源对玉米粗缩病抗性的鉴定和评价。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2.1 玉米粗缩病 由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引起的以植株严重矮缩、节间变短,叶片浓绿、叶片背面有白色蜡泪状突起,根系短小细弱,雌穗畸形、不结实或籽粒减少等典型症状的玉米病毒病害。2.2 传毒介体 将植物病毒从一株转移或扩散到其它植株的介体即为传毒介体。本标准中的传毒介体为昆虫灰飞虱。3 鉴定方法 3.1 抗性鉴定圃的选择 玉米粗缩病由栖息于麦田等越冬场所的灰飞虱传播,在玉米粗缩病的常发重病区,选择周围环境一致、具有充足病毒毒源(麦田绿矮病病株率边三行大于10%)和虫源(30头以上/m2)的空白长
3、条地作为鉴定圃。3.2 田间试验设计 3.2.1 鉴定小区行长 5m6m,行距 0.55m0.60m,株距 0.25m0.30m。每份鉴定材料种植 1 行,留苗不少于 20 株,重复 23 次。两端各设置 20 行保护行。3.2.2 鉴定材料随机区组排列,每 20 行鉴定材料之间设 1 组对照:抗病自交系沈 137 或 X78 和感病自交系掖 478 或掖 107。3.3 播种 黄淮海玉米产区5月中下旬播种,播种时不使用任何杀虫剂。3.4 田间管理 DB13/T 18512013 2 3.4.1 间苗 鉴定圃在玉米粗缩病显症前56叶期时,间苗。3.4.2 肥水管理 水肥管理同大田。3.4.3
4、病虫害防治 玉米全生育期不使用任何杀虫剂和防治病毒病的药剂。3.5 病情调查 3.5.1 玉米苗期调查 玉米大喇叭口前期调查发病率按式(1)计算。发病株率(%)=发病株数 100(1)调查总株数 3.5.2 玉米成株期调查 玉米成株期后,逐株调查所有鉴定材料,记载病情级别,调查结果填入表1。3.5.3 病情分级 按0-V级玉米粗缩病病情严重度的分级标准进行调查,病情分级和每个级别相对应的症状描述见表2。表 2 玉米粗缩病病情严重度分级标准 症状级别 症状描述 0 全株无症状。I 株高为健株株高的 4/5 左右,仅上部几个叶片叶背面有白色蜡泪状突起。II 株高为健株株高的 2/3 左右,整株显症
5、。III 株高为健株株高的 1/2 左右,整株显症。IV 株高为健株株高的 1/3 以下,整株显症。V 植株严重矮缩,提早枯死.注:症状级别代码0、I、II、III、IV、V,对应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玉米抗病虫性鉴定技术规范”中其他病虫害的0、1、3、5、7、9分级标准 3.5.4 病情指数的计算 方法见式(2)。DB13/T 18512013 3 病情指数=(病害级别该级别植株数)100(2)最高病级调查总株数 3.5.5 校正病情指数的计算 计算方法见式(3)。校正病情指数=病情指数感病对照病情指数常数 50/感病对照病情指数(3)4 抗性评价 4.1 抗性评价标准 依据成株期校正
6、病情指数划分鉴定材料抗性水平的。划分标准见表3。表 3 玉米抗粗缩病反应型划分标准 抗病反应型 校正病情指数范围 高抗(Highly resistant,HR)03.0 抗病(Resistant,R)3.110.0 中抗(Moderately resistant,MR)10.120.0 感病(Susceptible,S)20.140.0 高感(Highly susceptible,HS)40.1100 注:校正病情指数保留1位有效数字 4.2 重复鉴定 初次鉴定中表现为高抗、抗、中抗的材料,需要有一年两地的鉴定结果进行重复或次年进行重复鉴定。调查结果填入表1。4.3 综合评价 综合两地或两年的抗性鉴定结果,对鉴定材料进行抗病性评价,抗性以最高病情指数为准。综合抗病性鉴定结果填入表4。DB13/T 18512013 4 表1 玉米抗粗缩病鉴定成株期调查记载表 年玉米抗粗缩病鉴定成株期
copyright@ 2010-2025 安全人之家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ICP备202201591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