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硅(Si)硅是焊丝中最常用的脱氧元素,它可以防止铁与氧化合,并可在熔池中还原 FeO。但是单独用硅脱氧,生成的 SiO2 熔点高(约 1710),且生成物的颗粒小,难以从熔池中浮出,易造成焊缝金属夹渣。锰(Mn)锰的作用与硅相似,但脱氧能力比硅稍差一些。单独用锰脱氧,生成的 MnO 密度较大(1511gcm3),也不易从溶池中浮出。在焊丝中含锰,除了脱氧作用外,还能和硫化合生成了硫化锰(MnS),并被除去(脱硫),故可降低由硫引起的热裂纹的倾向。由于单独用硅和锰脱氧,都难以除去脱氧的生成物。故目前多采用硅锰联合脱氧,使生成的 SiO2 和 MnO 复合成硅酸盐(MnOSiO2)。MnOSiO2
2、 的熔点低(约 1270)且密度小(约 3 6g/cm3),在熔池中能凝聚成大块熔渣而浮出,达到良好的脱氧效果。锰也是钢材中的重要合金元素,也是重要的淬透性元素,它对焊缝金属的韧性有很大影响。当 Mn 含量005时焊缝金属的韧性很高;当 Mn 含量3后又很脆;当 Mn 含量=0618时,焊缝金属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硫(S)硫在钢中常以硫化铁的形式存在,并呈网状分布在晶粒边界,因而显著地降低钢的韧性。铁加硫化铁的共晶温度较低(985),因此,在进行热加工时,由于加工开始温度一般为 11501200,而铁和硫化铁共晶已经熔化,从而导致加工时开裂,这种现象就是所谓“硫的热脆性”。硫的这种性质使钢在焊
3、接时产生热裂纹。因此,一般在钢中对硫的含量都严格加以控制。普通碳素钢、优质碳素钢以及高级优质钢的主要区别就在于硫、磷含量的多少。前面提到,锰有脱硫作用,这是因为锰可与硫形成高熔点(1600)的硫化锰(MnS),它呈粒状分布于晶粒内。在热加工时,硫化锰有足够的塑性,因而消除了硫的有害作用。因此钢中保持一定的含锰量是有益的。磷(P)磷在钢中能全部溶于铁素体内。它对钢的强化作用仅次于碳,使钢的强度和硬度增加,磷能提高钢的抗腐蚀性能,而塑性和韧性则显著降低。特别在低温时影响更为严重,这称为磷的冷跪倾向。故它对焊接不利,增加钢的裂缝敏感性。作为杂质,磷在钢中的含量也要加以限制。铬(Cr)铬能提高钢的强度
4、和硬度而塑性和韧性降低不大。铬具有很强的耐蚀、耐酸的能力,所以奥氏体不锈钢中一般都含有较多的铬(13%以上)。铬还具有很强的抗氧化能力和耐热性。因此,铬在耐热钢中应用也很广,如 12CrMo、15CrMo 5CrMo 等。钢中都含有一定量的铬7。铬是奥氏体钢的重要组成元素和铁素体化的元素,它在合金钢中能提高在高温时的抗氧化能力和机械性能。在奥氏体不锈钢中,当铬镍的总量为 40,CrNi=1 时,有热裂缝倾向;当 CrNi=27 时,就没有热裂缝倾向。所以一般 188 型钢中 CrNi=2223 左右时,铬在合金钢中就容易产生碳化物,使合金钢导热变差,容易产生氧化铬,使焊接造成困难。铝(AI)铝
5、是强烈的脱氧元素之一,故用铝作脱氧剂,不仅可少产生FeO,且易于使 FeO 还原,有效地抑制在熔池中产生的 CO气体的化学反应,提高抗 CO 气孔的能力。另外,铝还能和氮化合而起固氮作用,故也能减少氮气孔。但是用铝脱氧,生成的 AI2O3 熔点很高(约 2050),以固态存在熔池中,容易引起焊缝夹渣。同时,含铝的焊丝容易引起飞溅,铝的含量过高还会降低焊缝金属抗热裂能力,因而焊丝中含铝量必须严格控制,不宜过多。若在焊丝中含铝量控制适当,则在焊缝金属的硬度、屈服点、抗拉强度均稍有提高。钛(Ti)钛也是一种强烈的脱氧元素,且也能和氮化合成 TiN 而起固氮作用,提高焊缝金属抗氮气孔的能力。若 Ti
6、和 B(硼)在焊缝组织中含量适当,可以使焊缝组织得到细化。钼(Mo)钼在合金钢中能提高钢的强度、硬度,细化晶粒,防止回火脆性和过热倾向,提高高温强度、蠕变强度及持久强度、含 钼小于 06时,可以提高塑性,减少产生裂纹的倾向,提高冲击韧性。钼有促进石墨化的倾向。故一般含钼的耐热钢如 16Mo、12CrMo、15CrMo 等含钼量约在 05左右。钼在合金钢中的含量在 06 10时,钼会使合金钢的塑性和韧性下降,增加合金钢的淬火倾向。钒(V)钒可提高钢的强度,细化晶粒,降低晶粒长大倾向,提高淬硬性。钒是较强烈的碳化物形成元素,所形成的碳化物在 650以下都是稳定的。有时效硬化作用。钒的碳化物具有高温稳定性,因而能提高钢的高温硬度。钒能够改变碳化物在钢中的分布状况,但是钒容易生成难熔的氧化物,增加了气焊和气割的困难。一般焊缝中含钒量在 011左右时,可以起到固氮作用,变不利为有利。
copyright@ 2010-2024 安全人之家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ICP备202201591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