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DF , 页数:6 ,大小:305.64KB ,
资源ID:335458     下载积分:1.98 金币    免费下载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aqrzj.com/docdown/33545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职业性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诊断标准GBZ 23-2024.pdf)为本站会员(一米阳光)主动上传,安全人之家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安全人之家(发送邮件至316976779@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职业性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诊断标准GBZ 23-2024.pdf

1、ICS 13.100CCS C 6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 232024代替 GBZ 232002职业性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诊断标准Diagnostic standard for occupational acute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2024-05-09 发布2025-05-01 实施GBZ 232024I前言本标准为强制性标准。本标准代替GBZ 232002职业性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诊断标准,与GBZ 232002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删除了接触反应(见2002年版的第4章);增加了重度中毒诊断猝死条款(见5.3);删除了影

2、像学改变描述(见2002年版的5.4);删除了处理原则(见2002年版的第6章);更改了附录A的内容(见附录A,2002年版的附录A);本标准由国家卫生健康标准委员会职业健康标准专业委员会负责技术审查和技术咨询,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协调性和格式审查,由国家卫生健康委职业健康司负责业务管理、法规司负责统筹管理。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沈阳市第九人民医院(沈阳市劳动卫生职业病研究所)、黑龙江省劳动卫生职业病研究院、鞍钢集团公司总医院职业病防治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关里、张宏顺、赵金垣、樊东升、潘树义、阎波、

3、刘晓鲁、宋莉、刘玉伟、郑亦沐。本标准及其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1988年首次发布为GB 87811988;2002年第一次修订为GBZ 232002;本次为第二次修订。GBZ 2320241职业性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诊断标准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职业性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诊断原则及诊断分级。本标准适用于职业活动中因吸入较高浓度一氧化碳所致急性中毒的诊断。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标准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GBZ 76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神经系统疾

4、病诊断标准GBZ 78职业性化学源性猝死诊断标准GBZ/T 157职业病诊断名词术语3术语和定义GBZ/T 157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4诊断原则根据短时间内吸入较高浓度一氧化碳的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出现以急性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为主的临床表现,结合血中碳氧血红蛋白(Carboxyhemoglobin,HbCO)测定结果,参考职业卫生调查资料,综合分析,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类似疾病后,方可诊断。5诊断分级5.1轻度中毒具有以下表现之一者:a)出现剧烈的头痛、头昏、四肢无力、恶心、呕吐;b)出现轻度意识障碍(见GBZ 76);c)HbCO浓度高于10%,多数在脱离中毒环境8h内可以检测到。5.2中

5、度中毒在轻度中毒基础上,具有下列表现之一者:a)出现中度意识障碍(见GBZ 76);b)HbCO浓度高于30%,多数在脱离中毒环境8h内可以检测到。GBZ 23202425.3重度中毒具备下列表现之一者:a)重度意识障碍(见GBZ 76);b)患者有意识障碍且并具有下列表现之一者:1)急性中毒性脑病,病理改变以脑水肿为主(见GBZ 76);2)休克或严重的心肌损害;3)肺水肿;4)呼吸衰竭;5)上消化道出血;6)脑局灶损害如锥体系或锥体外系损害等体征。c)猝死(见GBZ 78);d)HbCO浓度高于50%,多数在脱离中毒环境8h内可以检测到。5.4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神经精神后发症)急性

6、一氧化碳中毒意识障碍恢复后,经约 2d60d 的“假愈期”,又出现下列临床表现之一者:a)高级神经功能障碍,如认知障碍或精神、意识障碍,包括行为障碍、谵妄状态或去大脑皮质状态;b)锥体外系神经功能障碍,出现帕金森综合征的表现;c)锥体系神经功能障碍,如偏瘫、病理反射阳性或小便失禁等;d)大脑皮质局灶性功能障碍,如失语、失明、失聪、顶叶综合征(失认、失用、失写或失算)等,或出现继发性癫痫。6正确使用本标准的说明参见附录A。GBZ 2320243附录A(资料性)正确使用本标准的说明A.1职业性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可发生在炼钢、炼铁、炼焦等冶金生产,煤气生产,氨、丙酮、光气、甲醇等化学合成,使用煤炉、土炕、火墙、炭火盆,使用其他燃煤、燃气、燃油动力装备等工作场所。A.2中毒现场的职业卫生调查资料及空气中一氧化碳及时测定的结果对诊断有参考意义。A.3本病以急性脑缺氧引起的中枢神经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故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是临床诊断和分级的重要依据(见GBZ 76)。A.4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时还可出现脑外其他器官的异常,如皮肤红斑水泡、肌肉肿痛、心电图或肝、肾功能异常,单神经病或听觉前庭器官损害等。因这

copyright@ 2010-2023 安全人之家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ICP备202201591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