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职业病防治基本知识讲座 一 职业健康基础知识1职业危害因素的来源(1)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化学因素有毒物质,如铅、汞、氯、一氧化碳、有机磷农药等;生产性粉尘,如矽尘、石棉尘、煤尘、有机粉尘等。物理因素异常气象条件,如高温、高湿、高气压、低气压等;噪声、振动、射频、微波、红外线、紫外线;X射线、射线、射线、射线等。生物因素如附着在皮肤上的炭疽杆菌、布氏杆菌、森林脑炎病毒等。(2)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劳动组织和劳动制度不合理,如劳动时间过长,休息制度不合理、不健全等。劳动中的精神过度紧张。劳动强度过大或劳动安排不当,如安排的作业人员生理状况不适应、生产定额过高、超负荷加班加点等。个别器官过度紧
2、张,如光线不足引起的视力紧张等。长时间处于某种不良体位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等。(3)环境中的有害因素生产不符合卫生标准或要求,如厂房低矮、狭窄,布局不合理。有毒和无毒的工段安排在一起等。缺乏必要的卫生技术设施,如没有通风换气、照明、防尘防毒、防噪声和防振动设备,或效果不好。安全防护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装备不全。在实际的生产场所中,危害因素往往不是单一存在的,而是多种因素同时对作业人员产生作用,此时危害更大。2职业危害因素的分类职业危害因素如按其性质,可根据以下因素分类。(1)环境因素物理因素:是生产环境的主要构成要素。不良的物理因素,或异常的气象条件如高温。低温、噪声、振动、高低气压、非电离辐射
3、(可见光、紫外线、红外线、射频辐射、激光等)与电离辐射 (如X射线、射线)等,这些都可以对人产生伤害。化学因素:生产过程中使用和接触到的原料、中间产品、成品及这些物质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和废渣等都会对人体产生伤害,也称为工业毒物。毒物以粉尘、烟尘、雾气、蒸汽或气作的形态遍布于生产作业场所的不同地点和空间,接触毒物可对人产生刺激或使人产生过敏反应,还可能引起中毒。生物因素: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料、辅料及在作业环境中都可存在某些致病微生物和寄生虫,如炭疽杆菌、霉菌、布氏杆菌、森林脑炎病毒和真菌等。(2)与职业有关的其他因素如劳动组织和作息制度的不合理,工作的紧张程度等;个人不良的生活习惯,如
4、过度饮酒、缺乏锻炼;劳动负荷过重,长时间的单调作业、夜班作业,动作莉体位的不合理等都会对人产生影响。(3)其他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如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国民的文化教育程度、生态环境、管理水平等因素都会对企业的安全、卫生的投人和管理带来影响。另外,如职业卫生法制的健全、职业卫生服务和管理系统化。对于控制职业危害的发生和减少作业人员的职业危害,也是十分重要的。 3国家法定职业病种类 职业性危害因素所引起的疾病称为职业病。但从法律意义上讲,职业病是有一定范围的,它是由政府主管部门所规定的特定职业病。法定职业病的诊断、确诊、报告等必须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执行。卫生部2002年第108号
5、文职业病目录规定的职业病为10大类115种。具体分类如下:(1)尘肺 (13种);(2)职业性放射性疾病 (11种);(3)职业中毒 (56种);(4)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 (5种);(5)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 (3种);(6)职业性皮肤病 (8种);(7)职业性眼病 (3种);(8)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 (3种);(9)职业性肿瘤 (8种);(10)其他职业病 (5种)。 4职业病的特点 职业病具有如下五个特点: (1)病因明确,病因即职业危害因素,在控制病因或作用条 件后,可予消除或减少发病。 (2)所接触的病因大多是可检测的,而且需要达到一定的霉!度,才能使劳动者致病,一般接触浓度或强度与病因有直接关系。 (3)在接触同样因素的人群中,常有一定的发病率,很少只出现个别病人。 (4)如能早期诊断,进行合理处理,预后较好。康复较易。 (5)不少职业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只能对症治疗,故发现愈晚疗效愈差。除职业性传染病外,治疗个体无助于控制人群中发病,而职业病是可以预防的。 除上述特点外,职业病的另一个特点是,在同一生产环境从事同一种工作的人中,个体发生职业性损伤的机会和程度也有极大差别,这主要取决于个体特征。 5职业病的三级预防原则 职业卫生工作的首要职责和任务是识别、评价和控制生产中的不良劳动条件
copyright@ 2010-2024 安全人之家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ICP备202201591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