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 ,大小:18.63KB ,
资源ID:78636     下载积分:2 金币    免费下载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aqrzj.com/docdown/7863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应急处置.docx)为本站会员(一米阳光)主动上传,安全人之家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安全人之家(发送邮件至316976779@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应急处置.docx

1、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应急处置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应急处置近年来,一些行业与企业连续发生职业性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事故,由于缺乏或不落实科学的应急预案,不掌握应急处置原则,盲目施救,从而使事故扩大,后果令人震惊。掌握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应急处置原则,是有关行业与企业做好职业卫生工作的重要内容。今年以来,一些行业与企业连续发生职业性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事故。2012 年 5 月 7 日,江苏省溧阳市志伟建材厂 1 名工人在检修炉窑时因煤气中毒窒息,另有 2 人在施救过程中相继中毒窒息,造成 3 人死亡。5 月 23 日,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昌达天然气公司城市天然气管道管线对接过程中,1 名施工人员中毒

2、窒息,另有 2 名施工人员在施救过程中相继中毒窒息,造成 3 人死亡。8 月 29 日,四川省攀枝花市西区正金工贸有限责任公司肖家湾煤矿发生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造成 45 人死亡、1 人失踪、54 人受伤,据卫生部委派参与事故救援的北京朝阳医院郝凤桐主任医师介绍,这起事故绝大多数伤亡人员存在一氧化碳急性中毒的临床表现。上述血的教训向有关行业与企业警示:职业性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是造成群死群伤的无形杀手。掌握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应急处置原则,提高应对能力,是安技部门做好职业卫生工作的重要内容。职业性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易发环境一氧化碳(CO)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窒息性气体,比空气稍轻,微溶于水,可

3、溶于乙醇、苯等有机溶剂。成人急性吸入中毒剂量约为600mg/(m310min) ,或 240mg/(m33h) ;吸入最低致死剂量约为 5726mg/(m35min)。一氧化碳爆炸极限 12%74%(体积比),自燃温度 605,最大爆炸压力 0.720MPa。职业接触限值:PC-TWA(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20mg/m3);PC-STEL(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30mg/m3)。一氧化碳通过呼吸道吸收进入人体。接触一氧化碳的常见机会有:炼钢、炼焦等冶金生产;煤气生产;煤矿瓦斯爆炸;氨、丙酮、光气、甲醇等的化学合成;使用煤炉、土炕、火墙、炭火盆等;煤气灶或煤气管道泄漏;使用燃气热水器;汽车尾

4、气;使用其他燃煤、燃气、燃油动力装备等。 车间空气中一氧化碳最高容许浓度为 30mg/m3。职业性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是指作业人员在作业中较短时间(数分钟至数小时)内吸入较大量一氧化碳后,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在我国颁布施行的职业病目录中,职业性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属于 56 种法定职业中毒职业病中的一种。完善本单位一氧化碳中毒应急预案由于人们在工业生产领域与生活领域中,接触一氧化碳的机会十分广泛,所以有关行业与企业的安技部门应重视制订修订完善本单位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应急预案。这方面的主要指导性参考文件有: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以及自 2002 年 6 月 1 日起施行的 GBZ

5、23-2002职业性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诊断标准、GBZ 1582003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AQ/T9002-2006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Z2.1-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 1 部分:化学有害因素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2009 年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 17 号)、GB2890-2009呼吸防护 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GBZ 2252010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GBZ/T 229.22010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 第 2 部分:化学物突发中毒事件卫生应急处置(卫办应急发201194 号)、2011 年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发布的首批重点

6、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和事故应急处置原则等。安技部门在完善了本单位急性一氧化碳应急预案之后,不仅要重视应急救援处置的演练,更要将应急预案保障措施落实在日常的职业卫生管理中。如做好作业环境有害气体浓度的检测,应通过企业安全生产委员会,积极协调生产与维修等职能部门,做好设备设施的检修维护工作,不断完善监测预警和评估系统,并采取多种形式宣传职业卫生知识,增强员工的职业卫生自我防护意识。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现场初步判断如果在发生职业性急性中毒事故现场,作业环境空气中有害气体浓度无法测定或一时无条件测定,只要是同时具有以下 3 点:患者所处环境是上述介绍的职业性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易发环境,中毒患者有与一氧化碳接触机会;患者短时间内出现以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为主的临床表现;中毒事故现场空气采样一氧化碳浓度增高,患者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HbCO)浓度大于 10%,即可判断可能发生了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同时,急性中毒事故现场如有条件,需注意与急性硫化氢、二氧化碳、氮气、甲烷和氰化氢中毒事故相鉴别,还要注意是否存在混合窒息性气体中毒事故。事故现场中毒患者如果接触一氧化碳后,会出现头痛、头昏、心悸、恶心等症状,吸

copyright@ 2010-2023 安全人之家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ICP备202201591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