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 ,大小:19.74KB ,
资源ID:80569     下载积分:2 金币    免费下载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aqrzj.com/docdown/8056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浅谈煤矿触电事故及预防措施.docx)为本站会员(一米阳光)主动上传,安全人之家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安全人之家(发送邮件至316976779@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浅谈煤矿触电事故及预防措施.docx

1、浅谈煤矿触电事故及预防措施浅谈煤矿触电事故及预防措施1 事故案例某矿井+ 620m 水平 33# 采面一协议队正在打眼作业,突然出现停风,带班班长即令停止作业,退出作业点,并通知该班备料员( 兼职电工) 排除设备故障。由于该工作面距+ 620m 水平配电点约有 800m(见图 1),该电工为图省事,在+ 620m 水平配电点馈电开关未停电的情况下,便开启磁力起动器,带电排除故障,不慎触及交流 660V 带电体,触电身亡。事后现场勘查发现:图 1 供电系统(1)该采区变电所内检漏继电器未投入使用;(2) + 620m 水平配电点内馈电开关处于合闸状态,且未悬挂任何警示牌;(3)该工作面磁力起动器

2、鼓形防爆外壳打开,内芯体抽出;(4)该工作面磁力起动器、煤电钻综合保护装置外壳均未安装保护接地;(5)该工作面煤电钻综合保护装置至煤电钻约 40m橡套电缆未悬挂,中间有 3 处明接头、多处破皮露出芯线,且煤电钻未采用防爆插销连接。从这起事故案例分析,可以得出以下教训:(1)作业者不遵章守纪,违章冒险作业是导致这起触电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2)漏电保护装置未投入使用,作业者触及带电体时,未能使馈电开关跳闸、切断电源,加大了作业者触电的危险性;(3)作业者未培训上岗或受培训教育程度不够,安全意识淡薄,以致违章冒险作业;(4)对存在的不安全隐患未及时整改等。据资料统计,在以往煤矿发生的机电事故中,机

3、电触电事故约占发生总事故的8%,所以加强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以及进一步采取预防措施迫在眉捷。2 井下触电事故的发生规律在煤矿的生产过程中,发生触电事故的前提主要是人体触及裸露的带电导体或触及因绝缘损坏而带电的电气设备外壳,由电流对人体造成伤害事故。按照人体触及带电体与漏电设备的方式和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不同,触电事故可分为单相触电事故、两相触电事故或两线触电事故、跨步触电事 3 种类型。但从发生触电事故的情况分析,往往带有以下规律:(1)低压设备触电事故率高。在煤矿安全生产过程中,井下使用的机电设备及供电设备多数为低压设备,其分布广、与作业者接触机会多、时间长,作业者往往由于管理不严,思想麻痹

4、,同时又缺乏一定的安全用电知识,触电事故率较高。(2)移动式设备与手持设备触电事故率高。在井下生产和作业中这些设备数量多、移动性大,且又不是专人使用,故不便管理,安全隐患较多,同时这些设备在使用时是紧握在作业者手中工作,一旦漏电,往往难以摆脱。(3)违章作业或误操作的触电事故率高。主要是作业人员因未培训上岗或受培训教育程度不够,安全操作意识淡薄,出现误操作或违章作业,或是采取安全预防措施不得力、电工用具缺乏的情况下心存侥幸心理,冒险作业,导致事故发生。(4) 触电事故的季节性明显。每年的二、三季度,煤矿发生的触电事故较多,也最集中,主要是这个季节雨水多、作业场所潮湿,机电设备绝缘性能降低,同时

5、因人体多汗,皮肤电阻降低等更容易导电。(5)不规范的送电线路和使用达不到安全要求的配(用)电设备触电率高。大部分小煤矿没有使用矿用电缆而使用黑皮线、胶质线、护套线等进行送电,或没有使用矿用防爆开关、防爆灯等配(用)电设备而是用明刀闸开关、普通照明灯头等替代,缆线悬挂不合格或不悬挂、绝缘破坏严重、线路乱拉、乱接以及普遍存在的裸接头等,加上小煤矿为减少投入,巷道断面小,空间狭窄,井巷淋水潮湿,这些不安全设施极易在生产、操作或维护过程中造成触电事故。3 发生触电事故的主要原因煤矿发生机电设备或供电线路触电事故,不是偶然的,有很多主、客观原因。但根据以往部分统计资料和发生触电事故的整个过程分析,造成触

6、电事故的主要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缺乏机电设备使用的安全知识。如用手直接触摸带电体或漏电设备外壳;带电操作高压开关或设备;带电拉接线路或安装设备;有人触电后不首先停电而直接去拉触电者等。(2)违反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作业规程、违章作业。如设备外壳不接地;带电检修或搬迁电气设备;不使用绝缘工( 用)具或使用没绝缘或绝缘程度不够的工( 用) 具;线路或设备检修时人员还未全部撤离现场就送电;在带电场所不设警戒或未悬挂标示牌,使人员误入带电场所,误触带电线路或设备,误送电等情况。(3)对电气设备或供电线路的安装、维护不当。如缆线乱搭、乱接或接线不规范,不悬挂或悬挂间距、高度不够,甚至放置地上;设备无支架、淋水受潮;设备零件缺少或破损未及时补足、更换,敷衍了事,而使设备带病运行等。(4) 设备质量差,安全防护性能不合格。如设备绝缘性能差或不合格;缆线绝缘破损严重;设备缺少足够的安全保护装置;设备摆放的安全间距、安全通道及检修间距不足等。(5)偶然因素。主要表现在意想不到的情况下发生的触电事故。从以上各种原因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煤矿安全生产中,触电事故的发生多数不是单一因素构成,往

copyright@ 2010-2023 安全人之家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ICP备202201591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