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冒顶的预防冒顶的预防1 按作业规程办事根据不同的地质资料,认真编制和执行作业规程,是控制顶板事故发生的重要措施。编制作业规程,要从实际出发,凡新开采掘场子,事先都要编制作业规程。编制的程序,是以采区为主,采取领导、工人和科技人员,采区和科室部门相结合的办法,到现场进行调查研究,组织老工人座谈,然后由技术区长负责编制,最后报矿审批,作业规程的内容,是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规定不同的开采方法,安全措施、通风方法、工程规格质量等。当地质条件变化或工作地点挪移时,对作业规程要及时进行修改和补充,以避免作业规程不切合实际和不具体的缺点。对作业规程执行情况的好坏要加强检查。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定期检查,每月由
2、矿技术科,安全监察科等有关部门对采区的采掘场子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对照,发现不符合规程规定的立即纠正。另一种检查是日常检查,主要由安全监察科和技术科的检查人员每天下井检查,发现有严重违反作业规程的,立即纠正或停止作业。2 保证采掘场子的规格质量采掘场子规格质量的好坏,是能否控制顶板事故发生的重要条件。而认真执行操作规程又是保证采掘场子规格质量的主要措施。所以必须建立严格的工人岗位责任制。首先是严格执行图表交接制度。它是由交班队长在下班时,先在图表上划出当班工作量完成情况和存在的不安全问题,向值班区长汇报,经值班区长具体指示以后,再持图表和接班队长进行现场交接,纠正了上班下班互不创造安全生产条件的
3、现象。其次是建立验收评比制度,即民主验收和定期检查评比相结合,由验收员、计算员、劳保员、回收员、质量检查员和安全检查员组成验收小组,对采掘场子的规格质量进行检查验收,采区根据验收小组的意见,对各号头的规格质量评比记分,然后由矿定期检查。这样,可以促进采掘场子保证规格质量。3 掌握顶板变化规律防止冒顶事故发生,要随时掌握顶板变化规律,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如,在新开采掘场子,因为工人对顶板情况生疏,容易发生冒顶事故;在收尾场子,因为接近断层境界,顶板压力较大容易发生冒顶事故;在薄煤层,第一次放顶下不来,当采到十米至二十米时,容易来周期压力,造成事故;厚煤层在第二、三次放顶时,压力较大,容易片帮冒顶,
4、从人的思想情况看,在顶板好的场子,容易产生麻痹大意、经验主义、违章作业等情绪,针对这种情况,一些企业经验是,在场子新开采和收尾时,组织有安全生产经验的大工较多的机动队负责开采,为大队创造安全生产条件;在薄煤层十到二十米处放顶和厚煤层第二、三次放顶,由领导干部和老工人共同监督进行,在顶板好的场子,就加强循环检查和职工思想教育,提高警惕等等。4 根据不同的顶板性质,采用不同的支架形式随着地质条件的变化,根据不同的顶板性质,及时改变控制顶板的支架形式,是防止冒顶事故的重要措施。这些形式是:(1) 在旱采托伪顶的工作面上,采用横板拦锁栅子,切顶用顺托梁或栏杆密集支架;(2) 在以夹石作顶的倾斜煤层,采
5、用顺板棚子,横托梁切顶。(3) 在顶板较好的中厚煤层,采用横板拦锁支架、木垛切顶。(4) 当在托伪顶的中厚煤层,采用横板拉锁支架木垛切顺。(5) 当回采后第一次放顶超过 10 米不落时,在真顶工作面上加打木垛。(6) 在水采漏斗式的工作面上,采用人字托梁、并在放炮掏槽的时候,打临时支柱。(7) 在掘进工作面上,采用梯形衬口棚子,执行不空窑的制度,超过 10 米时,必须打临时支柱,台棚则全部采用圆柱棚子和锁住口棚子,钉好柱条。(8) 及时放顶,缩短控顶距离,减少顶板压力,一般地采取 35 排的控顶方法 ,有的是 24 排,在个别工作面虽因受提升能力的限制,一天只能进一排柱,但也采用了一天一放顶的方法,以防柱子在压时间过长,影响顶板管理,造成坑木浪费。(9) 在顶力过大的工作面和老洞,采用超前处理法。凡过断层都超前处理,并使放顶线成一条直线,凡是老眼和老顺槽也都要超前处理,提前打好托梁棚;顶板已经坍冒的地方,要超前处理好,以利工作面顶板的管理。(10) 特殊支架制度化。工作面的电溜机头及回柱绞车,为移动时控制好顶板,均采用井字长梁大棚子,随移动机械随补柱子;在工作面的上下出口,均采用超前工作在 24 架托梁处理方法,以防发生冒顶堵出口现象。
copyright@ 2010-2024 安全人之家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ICP备202201591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