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 ,大小:19.46KB ,
资源ID:94017     下载积分:2 金币    免费下载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aqrzj.com/docdown/9401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推进中国安全生产现代化建设.docx)为本站会员(一米阳光)主动上传,安全人之家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安全人之家(发送邮件至316976779@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推进中国安全生产现代化建设.docx

1、推进中国安全生产现代化建设推进中国安全生产现代化建设2005 年 11 月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首次提出“安全发展”的概念;2006 年 3 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首次提出“公共安全建设”的概念。笔者从社会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关系角度出发,对“安全建设”作了十大方面的具体阐释。无论安全建设还是安全发展战略,其内在要求和基本内容就是安全现代化。安全建设的实质和目的就是建设安全现代化;安全发展就是安全日益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一、安全生产现代化的基本内涵一、安全生产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基于学界对于现代化概念的界定,我们同样可以认为,

2、为确保生产领域持续正常健康发展,根本上是为了保障生产从业者的身心安全健康,全社会需要通过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改善生产条件,促进生产安全。所谓“安全生产现代化”,就是指由传统的安全生产方式向现代安全生产方式转变的过程,是在安全建设的基础上,以安全科技为先导,以安全文化大众化、安全结构优化、安全体制机制完善为主要内容,生产与安全协调发展的变迁过程。从上述定义看,安全生产现代化是一种人类的理性活动,一种理性化的社会变迁过程,包括基础性的安全建设和动态的安全发展,其根本是以人为本,最终要保障人的安全。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生产方式是生产力(物质内容)与生产关系(社会形式)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

3、中的辩证统一,因此安全生产领域的生产方式转变,也就是一定的安全生产力与一定的安全生产关系辩证统一的升级发展过程。二、安全生产现代化的体系内容二、安全生产现代化的体系内容整个社会大系统包括三大主体力量即,政府、市场、(公民)社会;同时包括四大领域即,经济子系统、社会子系统(小社会概念,主要是指社会阶层、公民社会组织、社区、基本民生等)、政治子系统、文化子系统(大文化概念,包括科技、思想、价值、规范在内)。现代化是在各大主体力量共同推动下,各子系统辩证统一且不断适应升级的过程。安全生产是整个社会大系统的一个具体子系统,也是经济现代化、社会现代化、政治现代化、文化现代化的交集。安全生产现代化体系的主

4、要内容如下。安全经济现代化,包括影响安全生产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安全投入产出等因素的合理性问题。安全社会现代化,包括安全组织现代化,即安全生产的社会组织与政府组织、企业组织并驾齐驱发挥中介服务和社会监督的作用;也包括安全生产的社会结构现代化,主要指向安全公正,解决安全生产领域的不平等问题,在政府官员、企业经营管理者、底层从业者三者之间,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确保资源机会公平公正分配,包括员工的收入分配、工伤保险投入。安全政治现代化,核心问题是安全民主,以及安全法治现代化;宏观上更指涉安全体制现代化,即安全生产的行业分工协作、责任主体、监管体制、规章制度、组织设置、资源配置等都应该合理化;同时涉

5、及安全管理现代化,即在现代化社会,中观层面表现为安全管理科学化,微观上表现为生产组织内部的安全管理精细化。安全文化现代化,基础是安全科技现代化,主要是安全科技信息化,以推进本质安全发展;核心是现代安全理念树立、安全意识强化、安全行为养成、安全基本规范形成和遵守,最后形成全社会的安全文明。总体来看,安全生产现代化的基础是安全科技和安全文化,本质在于安全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优化,核心是建设安全体制机制现代化,其他方面基本上是围绕这三方面展开的。三、安全生产现代化阶段性特征三、安全生产现代化阶段性特征现代化发端于工业化,农业社会(即前工业或前现代社会)、后工业社会(后现代社会)无所谓现代化。从发达国

6、家的社会变迁看,一般都要经历漫长的农业社会和工业化初期,进入工业化中期、后期,经济社会现代化发展加速。随着社会发展变迁,安全生产现代化的水平也是不断地从低到高持续变迁的,因此与不同的社会变迁阶段组合起来看,不同时期的安全(生产)状况和主要特征大有不同。工业化初期,安全生产现代化水平处于初级状况,比起农业社会的诸多自然风险来,来自工业生产领域的诸类安全事故和社会风险有所突出。在这个阶段,人们更多地关注工业产量和经济增量;在安全方面,进行少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投入,偏重于实用性的安全工程技术投入,无所谓安全组织建设、安全制度建设等。进入工业化中期,经济高速增长,来自工业领域的风险日益增多,安全事故高发频仍,因而安全科技现代化、安全管理现代化、安全经济投入、安全法治建设显得非常重要,安全组织建设、安全民主建设、安全结构优化、安全体制现代化尚处于起步阶段。这一时期的安全现代化处于中级水平。进入工业化后期,宏观意义的安全(生产)体制现代化基本实现,安全科技、安全经济、安全民主、安全法治、安全组织现代化成为常态,来自工业领域的风险逐步减弱,安全事故逐步下降,最后形成全社会的“安全文明”。就中国国情

copyright@ 2010-2023 安全人之家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ICP备202201591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