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 ,大小:13.36KB ,
资源ID:99320     下载积分:2 金币    免费下载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aqrzj.com/docdown/9932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换热器检修一氧化碳中毒窒息事故.docx)为本站会员(一米阳光)主动上传,安全人之家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安全人之家(发送邮件至316976779@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换热器检修一氧化碳中毒窒息事故.docx

1、换热器检修一氧化碳中毒窒息事故一、事故经过12 月 21 日 14 时 56 分至 15 时 23 分,某石油化工总厂机修厂铆焊车间在检修时发生一氧化碳中毒窒息事故,致 2 人死亡。根据总厂的大检修计划,炼油厂换热器试压任务下达到机修厂铆焊车间铆工三班。12 月 21 日上午,班长带领工人将两个换热器进出口法兰拆开后加上盲板,下午先对西侧换热器进行水压试验,当压力升至约 0.9 MPa 时停止升压,发现压力下降,判断为内漏。施工员李某提出要进去看一看。李某到催化车间办公室找设备员借手电筒并说,西侧换热器可能内漏,然后拿了手电筒就走。设备员想去了解一下具体情况,因没听清楚是哪台换热器内漏,先到污

2、水汽提区,未看见有人试压,后来发现脱硫区有试压作业,于是就上了换热器平台,靠近人孔往里看,发现里面似乎有 1 个人靠倒在器壁上,就询问现场干活的人,里面是否有施工,人好像昏倒了。正在东侧作业的一操作工和车间主任吴某某赶紧爬上换热器平台。吴某某在前,操作工在后,当操作工爬上平台时,吴某某已经从人孔进入换热器内。吴某某蹲下身去,扳动昏迷的李某说:“哎哟,原来是他!”说完就歪下了头。操作工连忙伸手去抓,但 2 次都未抓住,此时为 15 时 03 分。其他同志见此情况,马上向总厂检修指挥部报告,立即采取措施,向器内大量通风。催化车间一操作人员身背空气呼吸器先被卡住下不去,在别人的帮助下才下去后又发现没

3、戴眼镜,看不清只好出来。管焊车间一操作人员佩戴长管式防毒面具下去救人,又因管子太长,呼吸困难,被迫撤出,将长管卸去一截后,机修厂一操作人员佩戴防毒面具用安全带将 2 人救出。当时总厂职工医院部分职工正在现场,立即对 2 人进行紧急救护,终因窒息太久,抢救无效 2 人死亡。二、事故原因(1)施工人员违反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施工员李某在未办理进容器作业票,现场无人监护,也未落实任何安全措施情况下,独自1 人擅自进入容器,中毒后无人知晓。 (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规定第一条 进入受限空间,应办理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作业。第四条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的办理程序如下: (五)施工单位

4、负责人应向施工作业人员进行作业程序和安全措施的交底,并指派作业监护人;生产单位与施工单位现场安全负责人对受限空间作业的全过程实施现场监督。 )(2)车间主任吴某某救人心切,未采取任何防护措施就入容器内救人,扩大了事故后果。(3)现场救护人员对防毒面具和现场情况不甚明了,2 次救人失误,延误了救助时间。(4)炼油厂对脱硫系统存在的危险性认识不足,没有估计到在通风不良情况下会导致有害气体的积聚。(5)一氧化碳和其它有害气体的由来分析:事故时在西侧换热器内用胶管靠近人孔口通压缩空气 10 多分钟,采样分析一氧化碳含量 0.6 %。事故2 天后西侧换热器一氧化碳含量达 0.8 %。开工生产时,系统中含

5、硫和硫化氢,与钢发生反应生成硫化亚铁。此次停工时间较长,硫化亚铁与空气接触自燃使四周附着的碳氢化合物发生燃烧或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这由贫液管、半贫液管及水平管积存硫化亚铁,液体 pH 值为 5 可得到证实。施工前西侧换热器只有 1个人孔未封堵, 在贫氧情况下生成的一氧化碳大量积聚, 达到了危险浓度。三、事故教训(1)对脱硫系统,要把防范一氧化碳中毒提高到应有的高度,在含硫系统内作业制定特殊的安全制度。在含硫系统容器内作业,必须保持良好的通风;含硫系统采样分析必须增加分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含量;即使系统条件没有发生变化,间隔 24 h 必须重新取样分析确认;在现场备好防毒护具。(2)改善、增加安全装备和个体防护器材,如准备适用于进塔入罐作业专用的空气呼吸器,增加便携式氧气、有毒气体检测仪等。(3)加强应急抢险的演练,以便在事故发生时争取抢救时间。

copyright@ 2010-2023 安全人之家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ICP备202201591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