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职业卫生及生产场所危害因素检测.docx

上传人:人民至上 文档编号:10911 上传时间:2021-03-2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7.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卫生及生产场所危害因素检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职业卫生及生产场所危害因素检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职业卫生及生产场所危害因素检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欢迎光临安全人之家 https:/ 职业卫生及生产场所危害因素检测 1 目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使用有毒品作业场所劳动 保护条例 (国务院 352 号令 2002) , 为预防、 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 有效预防职业病发生,保护员工健康,促进本公司经济的健康快速发 展,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2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各作业点及操作室职业危害因素的检测和检验。 3 职责与分工 安全科及公司医务室负责监督本制度的执行, 其他各部门在日常工作 中贯彻执行本制度。 4 内容与要求 4.1 公司以办公室、医务室、安全科为基础成立职业卫生管理领导小 组,配置专职管理人员。 组 长:办公室主任

2、 副组长:安全科长 卫生室主任 组 员:办公室、安全科、卫生室成员。 4.1.1 督促各部门建立、健全员工职业健康档案,并对从事能发生职 业病危害的员工发放职业病危害告知 ,进行上岗前培训,做好职 业卫生的预防和防护工作。 4.1.2 每位新进厂员工必须提供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出具的有、无职业 病史健康证明。 欢迎光临安全人之家 https:/ 4.1.3 对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的在册员工,应由医务室负责定期进行 健康检查,并建立健全员工健康监护台帐。 4.1.4 对从事接触性有毒、 有害物质及腐蚀性较强化学品作业的人员, 应加强预防措施。 4.1.5 对已确诊为职业病的患者应进行积极治疗。 4.1

3、.6 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时,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并及时上报开发 区安监局和卫生行政部门等相关部门,并积极协助调查处理。 4.2 生产作业场所运用先进技术或采取有效治理措施,改善劳动条件, 确保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4.3 涉及有害作业的新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的项目应当符合国 家卫生标准和要求,并按规定做到“三同时”,涉及有害作业项目应进 行职业危害预评价报告和进行职业卫生审查验收。 4.4 涉及有害作业场所必须符合: 4.4.1 作业场所与生活场所分开,作业场所不得住人。 4.4.2 有害作业与无害作业分开,高毒作业场所与其他作业场隔离。 4.4.3 设置有效的通风装置,可

4、能突然泄漏造成急性中毒的作业场所 设置自动报警装置和事故通风设施。 4.4.4 涉及有害作业场所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和区域警示线,配备有 效的应急防范设备的救护、抢险用品,并设置通讯报警装置。 4.4.5 高毒作业场所设置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 4.5 按照劳动防护用品和保健品发放管理制度及时足额落实员工 劳动防护用品的发放,并督促员工合理正确的使用,对职业卫生防护 欢迎光临安全人之家 https:/ 设施进行经常性维修、检修,定期检测,确保正常使用。 4.6 对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作业场所,应当设置安全 警示标志,配置现场急救用品。 4.7 按国家有关规定对作业场所定期进行职

5、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并将 检测结果及时向职工公布。 4.8 需对有毒物品的生产装置进行维护和检修时,应事先制订维护检 修方案, 制订职业中毒防护措施, 确保检修人员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4.9 对从事职业危害作业的员工安排职业性健康检查,并将体检结果 告知员工。涉及危害作业的人员,离开企业时,企业应将职业健康 档案复印件无偿提供给员工。 4.10 对职业病患者、观察对象、职业禁忌症按规定复查,并建立职 业健康档案 。 4.11 制订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结合实际情况变化及时进行修订, 定期组织演练,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上报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备案。 5 相关记录 职业危害因素检测报告 6 本制度自 2009 年 12 月 1 日起执行,原公司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制 度2007 年版同时作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安全管理 > 安全管理制度 > 职业健康

copyright@ 2010-2023 安全人之家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ICP备202201591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