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全科学定律-风险最小化定律立论概念:风险最小化定律也称为风险可接受定律,是指一切安全措施(安全工程技术、安全监督管理等)都是以防范化解安全风险为目标,以实现安全风险最小化为目的。安全风险最小化是衡量安全工作优劣、成败的基本准则。精义1.安全风险的深义及特征安全风险是指特定不期望事件(事故或灾害)发生的概率与后果严重程度的结合。安全风险具有四个方面的特征:第一,风险的客观性与主观性。无论是自然系统、还是技术系统,都存在有客观的能量和危险源或风险源, 这就决定了安全风险具有客观性,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风险的主观性则是基于安全法规标准,风险的可接受水平是主观的,是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安全科技能力
2、和安全法规发展进步而不断变化的。第二,风险的可测性,可预测性。风险具有定性概念,更有定量概念。安全风险的不确定性可以用概率来定量,风险的严重度可以用事故灾害后果指标来定量。因此,风险可以通过事故发生统计频率和事故统计指标(绝对指标或相对指标)进行趋势分析进行预测预警,进行评估分级。第三,风险的相对性和变化性。风险性不仅与风险主体-危险源本体有关(危险性) ,更与客体-时机和危害对象有关。也就是说风险程度不仅与事故灾害本身特性(危险性、能量级、强度、频度等)有关,还与发生的时空外部因素和客体因素(时间、空间、环境、区域、危害对象等)有关。因此,安全标准或风险可接受水平会随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第四,
3、 风险的可防范性和可化解性。 安全风险是在特定条件下事故灾害的不确定性与严重性的结合。人们可通过预先研判辨识、分级防控进行防范(不发生) ,还可以通过监测预警、应急救援化解和减轻损害(事发应对) 。2.安全风险最小化对策措施根据风险概念的经典数学模型,可以得到风险最小化的三种对策,如图 1 所示:一是事故灾害发生可能性最小化(降低发生概率)策略;二是事故灾害后果严重度最小化(减轻或弱化)策略;三是事故灾害的可能性与严重度双重综合策略。应用1. 遵循 ALARP 准则(风险防范最合理可行准则)风险最小化定律的应用模式之一,就是遵循 ALARP(As Low As Reasonably Pract
4、icable)准则,即风险防范化解要按照最合理可行原则进行,国际上常用 ALARP 准则作为风险分级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原则。ALARP 准则是英国 HSE (英国健康、 安全和环境部门) 提出的风险管理和决策基本原则。 ALARP准则包括两条风险分界线(容许上限和容许下限) ,分别称为可接受风险上限、可接受风险下限,两条线将将系统风险划分为三个区域(层级) :一是“风险不可接受区” :如果风险值超过允许上限,除特殊情况外,该风险无论如何不能被接受。对于处于设计阶段的装置,该设计方案不能通过;对于现有装置,必须立即停产。二是“风险可忽略区” :如果风险值低于允许下限,该风险可以接受。无需采取安全改
5、进措施。三是“风险可控区” :风险值在允许上限和允许下限之间。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使风险水平“尽可能低”,实现风险水平最小化。2.基于风险分级的精准防控策略推行 RBS/M(Risk Based Supervision/Management)基于风险监管的模式和措施,按照科学的风险分级实施精准、合理的风险防控。3.风险最小化的具体策略与方法基于风险理论规律,可将风险最小化战略归纳为有 3 种策略:一是降低发生概率 P 的策略;二是控制后果严重度 L 的策略;三是双重控制的策略,即对事故可能性和后果严重性的双重措施。(1)降低事故发生概率的方法定量应用:增加冗余事件,降低事件概率。设:系统综合
6、风险 RL P则三重冗余事件风险 RDR1 R2 R3;相对应的事件概率有 P1P2P3P;由于:PDP1 P2 P3P3 ,所以:RDL PD L P3R。定性应用:影响事故发生概率的因素有很多,如系统的可靠性、系统的抗灾能力、人为失误和违章等。在生产作业过程中,既存在自然的危险因素,也存在人为的生产技术方面的危险因素。这些因素是否转化为事故,不仅取决于组成系统各要素的可靠性,而且还要受到企业管理水平和物质条件的限制。因此,降低系统事故发生的概率,最根本的措施就是设法使系统实现本质安全化,使系统中的人、物、环境和管理安全化。一旦系统或设备发生故障时,能自动排除切换或者安全地停止运行; 当人为操作失误时, 设备、 系统能自动保证人机安全。要做到系统的本质安全化,应该采取以下措施:提高设备的可靠性;选用可靠的工艺技术降低危险因素转化为事故的可能性;提高系统抗灾能力;减少人为失误等。例如,可以为电路保护装置增加冗余开关(如图 3 所示) ,当开关 A 产生故障或失效而无法正常工作时,冗余开关 B 仍能够正常工作。开关 A 和开关 B 同时故障或失效的概率要小于开关 A 失效的概率,通过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