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辽阳石化公司“2010.6.29”闪爆事故.docx

上传人:一米阳光 文档编号:157052 上传时间:2022-07-2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3.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阳石化公司“2010.6.29”闪爆事故.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辽阳石化公司“2010.6.29”闪爆事故.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辽阳石化公司“2010.6.29”闪爆事故.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辽阳石化公司“2010.6.29”闪爆事故.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辽阳石化公司“2010.6.29”闪爆事故2010 年 6 月 29 日 16 时 40 分,辽阳石化公司炼油厂原油输转车间,在清罐过程中发生一起闪爆事故。事故造成承包商 5 人死亡、5 人受伤。一、事故单位简介辽阳石化公司炼油厂原油输转车间处于辽阳市辽阳县刘二堡镇。从“八三”管线接收俄罗斯原油,并通过两条 27km 长输管线向炼油厂内输转。车间原油储罐 6 座,总罐容 17 万 m3。发生事故的 C1-7 罐(浮顶罐)于 1995 年建成使用,容积 30000m3,直径46m,罐高 19.35m。二、事故经过辽阳石化公司炼油厂原油输转车间按照计划安排,对 6 座原油罐进行刷罐作业,以便完成原

2、油罐开孔及与管线相接。经公司批准,并履行相关程序后,某化工厂承担刷罐作业任务。C1-4 罐(20000m3)6 月 18 日完成了清理, 21 日开孔结束, 23 日正常收油使用。 C1-7 罐 6 月 25 日 9 时进行倒油、蒸罐工艺处理,28 日 14 时结束。29 日 9 时,分析确认合格后(分析数据:O2 含量 20%、H2S 含量 0%、可燃气 0.18%) ,车间开具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票。10 时,某化工厂施工人员作业开始,人员无异常反应。16 时 40 分,罐内发生闪爆(当时罐内有 10人作业) ,当场有 3 人死亡,2 人因抢救无效分别于 7 月 3 日 22 时和 7 月4

3、日 1 时死亡,另外 5 人被烧伤。三、事故原因1.直接原因C1-7 原油罐底部沉积物,在作业中挥发出烃类可燃物,局部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到作业中产生的电火花或金属撞击等火源,引起油气闪爆,导致人员伤亡。2.间接原因(1)C1-7 原油罐底部沉积物含有少量烃类可燃物,虽然在 6 月 29 日 9 时分析合格,但是夹带在沉积物中的少量烃类可燃物在随后的作业中又挥发出来,在原油罐底部积聚,未能及时排出原油罐。(2)承包商违章使用了非防爆灯具和铁制清理工具,极易在作业中产生火花。3.管理原因(1)甲方对作业风险认识不足。对作业中罐底部沉积物含有少量烃类可燃物,在作业中挥发出来局部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危

4、险,没有引起高度重视, 工艺向作业交接界面存在重大风险。 对现场作业的风险识别流于形式,风险消减措施没有得到真正检查落实。(2)甲方监管不到位。在原油输转车间操作规程 、甲乙双方共同办理的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票 、签订的安全合同 、甲方提交乙方的风险评价报告中,都明确要求使用防爆灯具和防爆工具,但承包商违章使用了非防爆灯具和铁制工具,甲方车间现场监管人员、工艺技术员、安全员和车间主任都没有去现场检查确认,即签字同意作业。(3)检测取样不规范。作业过程中,车间现场监管人员采用便携式检测仪,两次分析罐内可燃气成分,采样点为罐人孔处,不具有代表性。(4)没有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在 2006 年版原油输转

5、车间操作规程中,对“原油罐、燃料油罐的清理”作业规定为“关闭与罐连接的所有阀门,有呼吸连通线的下盲板”,存在明显的漏洞。虽在 2009 年版原油输转车间罐工操作卡中,已对 2006 年版操作规程中原油罐、燃料油罐清罐作业规定进行修订,将“关闭与罐连接的所有阀门,有呼吸连通线的下盲板”内容修订为“2.3 下盲板M联系保运人员将罐与收油线隔离”,但车间没有执行新版规程,在隔离上没有采取有效措施,不排除清罐作业过程中有原油串入罐内的可能。四、防范措施1.向企业各单位通报该起闪爆事故。组织召开事故分析会,整理近年来发生的清罐作业事故,分析共性问题,举一反三。2.组织各企业对清罐作业进行全面清查。重点检

6、查工艺处置操作规程、风险识别和现场安全措施等是否存在漏洞,对作业单位资质及安全管理能力进行评估。以后的清罐作业由机械清理方式取代人工清理,所有回收的污油不外卖。3.强化对现场各项作业票证和作业方案的检查。尤其要强化对作业票证风险识别和消减措施的检查落实,杜绝风险识别流于形式,仅为办票而用,现场安全措施检查不到位等现象。4.加强薄弱环节的管理。各企业对薄弱单位(分厂、车间) 、薄弱岗位、薄弱人群进行排查,特别加强对边远、辅助装置的劳动纪律检查、生产管理和安全监督管理, 严格落实安全属地管理原则, 杜绝安全管理的盲区死角。5.全面加强承包商管理。在生产、建设和经营等领域内,全面开展针对承包商的安全大检查。严格审查承包商资质(人员素质、技能和安全管理水平) 、安全合同管理、人员入厂安全教育等环节,确保承包商安全管理受控。每一名进厂承包商由安全部门或承包商管理部门等组织,必须分别答各自专业题以及“承包商施工人员作业要受控”答题。6.持续强化生产受控和界面交接管理。尤其要加强日常检修和作业中“工艺”向“设备泄漏、故障临时处理”、“清理、清洗作业”等的界面交接管理。全面检查工艺处置方案、规程的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事故案例 > 爆炸

copyright@ 2010-2023 安全人之家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ICP备202201591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