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石化上海高桥分公司“5.9”火灾事故一、事故简介2010 年 5 月 9 日 11 时 20 分左右, 上海高桥分公司炼油事业部储运 2 号罐区石脑油储罐发生火灾事故,事故造成 1613#罐罐顶掀开,1615#罐罐顶局部开裂,此次事故没有造成人员伤亡,经济损失为 625535 元。二、事故经过5 月 9 日 0:45,按照调度安排,1613#罐(重整原料罐,罐容 5000 立方米,内浮顶结构,直径 21 米,高度 16.5 米,储存介质为石脑油)开始收蒸馏三装置生产的石脑油。10:00 左右,在继续收蒸馏三装置生产的石脑油的同时, 开始自 1615#罐向 1613#罐转罐, 此时 1613
2、#罐液位为 5.09m 在继续收蒸馏三装置生产的石脑油的同时,开始自 1615#罐向 1613#罐转罐,此时 1613#罐液位为 5.09m。11 时 20 分,1613#罐液位为 5.62m,存储石脑油1345 吨。11 时 30 分左右,1613#罐发生闪爆,罐顶撕开,并起火燃烧。现场操作人员立即停泵,启动各个储罐冷却水喷淋,并进行转油、关阀等应急处理。作业人员发现 1615#缺冷却喷淋管线损坏,在火灾初期无法对1615#罐进行冷却保护。企业消防队接警后迅速调派 15 台消防车赶赴现场灭火,并通知蒸馏、重整等有关装置降量生产。上海市先后调动 50 多台消防车赶赴火灾现场。14 时左右火势得
3、到控制,14 时 37 分明火被扑灭。14 时 47 分,罐内发生复燃,因罐体严重变形,消防泡沫很难打到罐内,彻底扑灭罐内余火难度较大。18 时 40 分左右,现场指挥部在确定安全前提下,组织消防人员沿油罐扶梯爬到罐上部,将消防泡沫直接打到罐内。19 时 10 分余火完全扑火。三、事故原因1、直接原因1613#油罐铝制浮盘腐蚀穿孔,导致石脑油大量挥发,油气在浮盘与罐顶之间积聚;罐壁腐蚀产物硫化亚铁发生自燃, 引起浮盘与罐顶之间的油气与空气混合物发生爆炸。2、间接原因设备防腐和监督检查不到位,2003 年至今只做过一次内壁防腐,石脑油罐罐壁和铝制浮盘两重腐蚀。四、事故原因分析(一)可燃物分析(1
4、)石脑油燃爆性质闪点5 月 12 日检测结果表明,石脑油闪点小于-10,根据石油化工设计防火规范第 3.0.2 条,属于甲 B 类火灾爆炸物质。爆炸极限石脑油爆炸极限在 1.3-6%,爆炸下限较低。浮盘与罐顶之间形成油气空间的几种原因油罐付油过程中随着液面的下降,浮盘顶部形成了一定的负压,粘附在油罐内壁上的油品汽化挥发。当油面降至浮盘支撑高度以下时, 在浮盘下形成了一个浓度较高的油气空间,油气通过浮盘上的检尺孔、通气孔等扩散至浮盘上方,充满了整个油罐空间。(3)浮盘密封圈不严或浮盘腐蚀情况1613#油罐内浮顶铝皮表面不均匀分布着一些白点,除去上面白色的氧化物,某些白点下面已经穿孔,直径在 1-
5、3mm 之间。靠近罐壁位置的浮盘铝皮白点较多,中间较少。内浮顶约 20%部位有此情祝。(4)分析上述检测情况说明,部分石脑油罐的浮盘存在不同程度的泄漏,1654#罐浮盘与罐顶之间的油气浓度已达到 1.0%以上(石脑油的爆炸下限为 1.5%)发生爆炸的 1613 #罐浮盘的腐蚀穿孔现象严重,导致油气挥发,在浮盘与罐顶之间形成油气和空气的爆炸性混合气体。(二)点火源分析经过现场勘查、 资料搜集和人员问询, 事故调查组对导致石脑油罐 1613#爆炸的三种可能性进行了逐项分析:(a)外部火源情况(b)静电火源的情况(c)硫化亚铁自燃产生点火源的情况(1)外部火源的情况罐区内作业情况从 5 月 7 日开
6、始,安徽美祥实业有限公司在 1612#罐内部安装浮盘。5月 9 日上午 8:30 储运 2 号罐区员工李文勇(监火人)到车间办理好用火作业许可证。8:50,安徽美祥实业有限公司员工开始作业,电源由北面马路上配电柜接出,作业是在罐体内部进行,罐内 3 人作业,1 人使用手枪钻钻孔,另外 2 人配合,铺铝制盖板,并将浮盘各部件装配起来,在罐外有车间及安徽美祥实业有限公司 2 人监火。10 点 45 分,安徽美祥实业有限公司作业人员停止作业,前往厂外吃午饭。在离开现场前,切断了电源。在此期间,罐区区长宋某和安全员苏建忠均来过现场(上述情况是根据事故笔录整理)进入受限空间(进罐)作业许可证期限:5 月 8 日 8:30 至 5 月 10 日 16:00;动火作业许可证期限:5 月 9 日 8:00 至 5 月 9 日 16:00。临时电源线的接线情况临时电源线接自北侧蜡油罐区处的配电箱,出罐区后跨过马路,进入石脑油罐区,最后从 1612#罐人孔进入储罐,供手枪钻用电。1613#罐与 1612#罐的连接情况经现场勘查,1613#罐与 1612#罐的消防泡沫线、冷却水线均独立设置,没有相互联通,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