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大庆石化公司“2006.9.11”突发生产事故.docx

上传人:一米阳光 文档编号:161410 上传时间:2022-08-0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3.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庆石化公司“2006.9.11”突发生产事故.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大庆石化公司“2006.9.11”突发生产事故.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大庆石化公司“2006.9.11”突发生产事故.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大庆石化公司“2006.9.11”突发生产事故.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大庆石化公司“2006.9.11”突发生产事故2006 年 9 月 11 日,大庆石化公司化工一厂裂解新区精馏系统发生一起突发生产事故。一、事故装置简介大庆石化公司化工一厂裂解新区装置 1999 年底建成投产,2004 年进行了检修和扩能改造,现年产乙烯 27 万 t、丙烯 14 万 t,副产品有混合碳四、裂解汽油、混合碳五、裂解燃料油、甲烷、氢气以及燃料气等。二、事故经过2006 年 9 月 11 日,大庆石化公司化工一厂裂解新区装置运行一切正常,脱甲烷气提塔塔顶温度-20、塔顶压力 3.044MPa、塔顶流量 16.43Tt/h、脱甲烷塔塔顶温度-96、塔顶压力 3.023MPa、塔顶流量

2、 31.29t/h。11 时 9 分,当班班长李某对脱甲烷塔区域进行现场触点巡检,11 时 20 分返回,没有发现异常。22、3438等 6 个现场可燃气报警器没有报警显示。 (6 月 14 日对报警器进行了全面校验)11 时 42 分 38 秒,当班精馏工段机房操作工邢某巡检时听到异常响声后,看见机房南侧脱甲烷塔附近起火,立即报告中控室主操和班长。正在进行现场巡检的仪表操作工张某经过 8冷凝液泵房时,听到“砰”的一声,随即看到新区脱甲烷塔附近起火,立即跑回中控室报警。在接到报警的同时,中控室主操刘某、李某和班长李某也发现脱甲烷汽提塔液位急剧下降,塔釜温度降低,丙烯制冷压缩机 EC-1351

3、四段排出压力上升。班长李某立即将 EC-1351 打闸停车,刘某、李某一起停止前冷及脱甲烷系统进料并进行排液、泄压,班长李某现场观察发现着火点位置在脱甲烷汽提塔下方,车间副主任李某、孔某指挥实施紧急停工,先后将裂解气压缩机 EC-1301、乙烯制冷压缩机 EC-1901、加氢反应器 ER-1605、甲烷化反应器 ER-1418 等系统停车。经现场勘查,确认裂解新区精馏系统脱甲烷汽提塔 ET-1801 塔底重沸器管线上 2 寸跨线阀门阀盖崩开起火。 (此阀正常运行处于关闭状态,开停工时使用)起火后,精馏系统甲烷塔区、乙烷塔区、二层平台空冷器及关联管线被大火包围,临近的压缩机厂房时刻面临危险。三、

4、事故原因1.生产运行分析11 日 11 时 20 分,裂解车间新区精馏工段当班班长李某进行常规巡检时,精馏区域没有任何异常现象,该阀门也无泄漏。操作工邢某、仪表工张某也是在突然听见异响后同时看见着火。事故发生前,装置运行平稳,各项工艺参数正常,脱甲烷汽提塔附近的 6台可燃气报警器也未报警。事故发生时,DCS 显示脱甲烷汽提塔液位突然下降,塔釜温度迅速降低,同时丙烯制冷压缩机 EC-1351 四段排出压力升高。因此,可以判断该阀门大盖是在正常生产运行时突然崩开。2.阀门质量分析该阀门是 1999 年 5 月出厂的 2 寸楔式闸阀,标注的阀体材质为 CF8。据厂家介绍,螺栓从标准件厂购进。该阀门从

5、 1999 年投用后,2004 年装置检修时进行过检验,无裂纹、无松动、无锈蚀。找到的螺栓断面整齐,没有缩径变化,没有拉伸迹象,应为典型的脆性断裂;对同合同采购的相同阀门大盖螺栓检查,也发现有裂纹现象;对找到的螺栓进行初步分析,磷含量高出规定标准一倍。因此,可以判断该阀门大盖螺栓材质存在质量问题,易发生脆性断裂。3.阀门崩漏状况分析该阀门密封面为凸凹面,垫片是缠绕垫,如果螺栓质量合格,即使有泄漏,也可以紧住;该阀门为耐低温阀门,如果制造符合质量标准,即使有介质漏出,也不会发生螺栓低温脆断;同批同规格在用阀门在未泄漏情况下,螺栓也出现了断裂倾向。综上所述,本次阀门崩漏着火事故是由于脱甲烷汽提塔

6、ET-1801 塔底进重沸器管线上 2 寸跨线阀门大盖螺栓质量存在问题,造成螺栓断裂,大量物料外泄,飞出的阀门大盖、阀板撞击金属物体产生火花,引起着火。四、事故教训1.安全风险意识和思想认识不到位,没有充分认识到装置任何部位存在安全风险都可能对装置安全生产造成严重影响。此次突发的生产事故,暴露了日常安全生产管理上还存在很多隐患和漏洞,未能有效地识别事故阀门存在的安全隐患,没有认真查找危险化学品生产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从细节管理上堵塞漏洞。对可能存在的危险源没有进行全面细致的风险辨识和分析,没有将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在过去的日常管理中,公司只把重要的机泵和塔区、罐区作为危险要害部位,忽视了阀门、螺栓的安全管理。2.对在用装备的掌控能力还有差距。通过对事故阀门的初步分析,暴露出公司对在用装备的动态掌控能力上还有差距,尽管 2004 年按照管规的内容对其进行了检验,但由于对其存在的缺陷认识不足,未能扩大检验检测范围,致使缺陷得以继续存在。我们要多渠道、多途径向同类企业征询装备质量方面的信息,有针对性地制定消缺措施。对于有缺陷的装备及时下线。3.在运行过程中的风险意识不强,生产管理和技术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事故案例 > 火灾

copyright@ 2010-2023 安全人之家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ICP备202201591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