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灭火战术是一门实践性强,灭火技术综合运用要求高的专业学科。在有些发生火灾的现场中,由于充满浓烟或有毒气体,救援人员和救援车辆难以接近或进入,致救援活动难以展开。这时必须利用科学、有效的手段帮助救援人员进入火场顺利地进行侦查、救援、疏散和灭火等。因此,排除烟尘就显得至关重要了。那么我们只有掌握烟尘的性状、规律、燃烧物的性质,才能够有效地自我防护,才能够准确、安全地实施救援,才能够顺利地完成救援任务。1.对火灾烟尘的认识起火建筑物内的烟气有多种有毒气体(如: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硫化氢、氰化氢以及氨、苯、醛等),其含量超过人们正常生理所允许的浓度水平,就会致使人员中毒甚至死亡, 大量的火灾实例证明因
2、烟尘导致死亡与火烧造成死亡的百分率几乎相当。所以,消防人员在烟气中进行灭火战斗,如果不采取必要的,科学的防护措施,自身也将受到烟气的威胁。烟气中悬浮的烟尘微粒,小于 10 微米时,人的肉眼就无法看到,且能够长时间悬浮在空中,对人员危害很大。而微粒小于 5 微米的烟尘,由于气体扩散作用,随着呼吸能够进入人体肺部粘膜并聚集在肺泡壁上,引起呼吸道疾病,甚至造成心脏病变而导致死亡。火灾烟气具有较高的温度,在着火的房间内,烟气温度可达几百度,如是地下建筑,火灾烟气温度可高达上千度。而人们对于高温的烟气的忍耐是有限的,在 65 摄氏度时,可短时忍耐;在 120 摄氏度时 15 分钟内就会造成不可恢复的创伤
3、。在燃烧的环境中,空气中氧的含量会迅速减少,当空气氧含量只有 15%时,人的肌肉活动能力就会下降;空气氧含量降到 14%-10%时, 人就会智力混乱, 不辨方向,四肢无力;空气氧量含降到 9%-6%时,人员就会晕倒。而人缺氧短时致死的氧含量是 6%。事实上在着火的房间内,氧的最低含量只有 3%。可见当火灾发生时,人们必须及时脱离火场,否则后果不堪设想。2.对火灾的心理认识火灾发生时,燃烧产生的烟尘和火焰会给人员带来身理上巨大的伤害,心理上产生不可名状的恐惧。可见光光波的波长为 0.40.7 微米,一般火灾烟气中烟粒子粒径为几微米到几十微米,就是说烟粒子粒径大于可见光的波长,这些粒子是不透明的,
4、 对可见光有完全的遮蔽作用, 当烟气弥漫时能见度就大大降低,造成减光。让人产生不能预知的惧怕。在火场发生爆燃时,火焰和烟气冲出门窗空洞,浓烟滚滚,烈火熊熊,使人产生恐怖感,常常给疏散造成混乱,有的人会失去活动能力,甚至会惊慌失措,失去理智,因此,不能忽视恐怖带来的危害。冷静沉着地组织、参与救援就显得尤为重要。3.排烟方法及临场运用为提高火场能见度,缓解高温,减少毒气危害性,有效地控制火势,提高救人、灭火效率,灭火人员必须根据现场情况的不同,结合已有装备,采用不同的排烟方法实施排烟操作。3.1 自然排烟自然排烟是利用火灾产生的烟气流的浮力和外部的气象条件, 通过建筑物的向外开口把烟气排至室外,或
5、利用建筑物本身的排烟竖井、排烟通道或普通电梯间, 从顶部排烟口将热气流排出的排烟方式。这种排烟方式必须有冷空气的进口和热烟气的排出口,也就是说要实现热烟气与冷空气的对流运动。烟气排出口可以是建筑物的外窗,也可以是专门设置在侧墙上部的排烟口,部分高层建筑还采用专用的通风排烟竖井。自然排烟受客观因素影响较多,排烟效果也不稳定。那么,首先,在临场运用时,要把握烟气和空气之间的温度差。温度差越大,烟气和空气的密度差就越大,产生的热压作用也越大,排烟效果就越好。其次,把握排烟口和进风口的高度差。高度差越大,热压作用越大,排烟效果也就越好。建筑物专门设置的自然排烟口排烟效果要比外窗好。最后,要掌握室外风力
6、的变化情况。 当排烟口位于背风面时, 由于风造成的气流的吸引作用, 就会有利于排烟,风速越快对排烟越有利。而当排烟口位于迎风面时,对自然排烟是十分不利的,风速越快越不利。3.2 人工排烟第一、破拆建筑构件排烟。破拆建筑构件前提是:(1)起火建筑物没有设置专门的排烟通道或排烟通道不能起到排烟作用,(2)用于排烟的门窗无法正常开启,(3)原有自然排烟设施、门窗受外界气候条件影响无法达到排烟目的的。第二、破拆建筑构件排烟的具体做法:(1)是破拆门窗。这是最简便的排烟方法。建筑物发生火灾时,室内产生的烟气温度远高于室外空气温度,此时由于内外压差的作用,室内的烟尘将由门窗向外排。破拆门窗时应选择上风方向的下门窗和下风方向的上门窗进行,利用风力加速横向排烟。(2)是破拆外墙排烟。依据自然排烟原理,破拆设置自然排烟口时应选择在房间外墙上部靠近屋顶处。 由于排烟口开口的上下端与屋顶的距离不同以及防烟风区隔墙与垂壁的结构不同, 开口的有效面积也不同。 在房间外墙破拆排烟口时,开口的上缘不能靠近屋顶,下缘不得低于屋顶 80 厘米,房间内设有防烟垂壁的情况下,开口不能低于防烟垂壁的下端。(3)是破拆屋顶排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