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电力工程建设施工隐患排查治理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一米阳光 文档编号:209218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力工程建设施工隐患排查治理实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电力工程建设施工隐患排查治理实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电力工程建设施工隐患排查治理实施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电力工程建设施工隐患排查治理实施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电力工程建设施工隐患排查治理实施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电力工程建设施工电力工程建设施工隐患排查治理实施方案隐患排查治理实施方案为了加强对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管理,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长效机制,落实安全管理的责任制,消除关键工序、关键部位、高危作业、起重机械、安全设施中的不安全因素,预防和减少各类事故的发生,依据国务院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和建设部关于进一步开展建筑安全隐患排查工作的实施意见,制定本实施方案。一、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指导思想一、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指导思想深入、持久地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以确保生产和施工双安全为中心,以施工现场为平台,以特种设备和高危作业为重点,以“反三违”行为为主线,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

2、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以实现“本质安全”为目标,加强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力度,建立和完善隐患排查治理长效工作机制;以两级安全管理网络的多种检查为主要手段,上下互动,强化安全隐患的排查、整改和治理;通过层层落实安全责任制,最大限度的有效控制各类危险点、危险源,消除事故隐患,避免各类事故的发生,保持临港工程开工以来的平稳态势,实现临港工程“六杜绝”的安全总体目标。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原则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原则1、隐患排查治理应以建立规范化、制度化的常态工作机制为原则,应完善的基本制度有:1)各参建单位都必须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度,落实施工单位的“主体责任”。2)建立多层次的隐患排查工作制度

3、,包括安保部和监理组织的联合检查,项目部、分包单位定期或不定期的自查,安全小分队检查、经常性安全检查、专业性安全检查、定期安全检查、综合性安全检查、季节性检查,等。3)项目部应建立项目重大隐患登记备案制度,实施信息化管理。4)项目部应建立重大隐患报告与评估制度,科学评估,准确定性,提高隐患治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5)项目部应制定隐患排查治理分部分项工程工作计划,运用目标管理和计划管理有序治理隐患。6)监理应建立重大隐患治理监控制度,强化隐患治理的过程控制,提高隐患治理的实效性。2、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与施工现场经常性安全监管相结合的原则。施工现场的隐患排查,不可能一劳永逸,也不是采取几次突击检查就能

4、达到目的的,而要与经常性安全监管相结合,把隐患排查融入日常的监管、检查之中,形成常态化,这样才能实现“隐患是可以发现的,事故是可以避免的”的目标。3、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与危险源辨识、风险预控措施相结合的原则。隐患排查与危险源辨识,都是超前对作业、环境、设备、设施等,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排查、分析、评估、定性,并采取措施加以治理、消除或规避,从而达到作业过程安全受控的目的。危险源辨识往往在每个分部分项工程拟定方案时同时进行,而隐患排查则是在作业过程中多次开展的。两者可起到互补的作用。而两者的结合就可最大限度的消除一切危险点和不安全因素。4、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与突出重点施工项目和高危作业监管相结合

5、的原则。一般而言,重点施工项目和高危作业是施工中的重大危险源,是事故高发作业项目,是安全监管的重点,因此,也是隐患排查的重点。两者的结合存在内在的必然性和关联性。5、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与监督、落实关键部位、关键工序安全技术措施相结合的原则。关键部位、关键工序往往是隐患集中点,而且一旦关键部位、关键工序的隐患被忽视、被遗漏,酿成安全事故的概率明显高于一般作业,因此,把两者结合起来是控制、减少、消除关键部位、关键工序隐患的关键。6、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与改进、提高安全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定量分析的结果表明,隐患存在的根源与安全管理疏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通过对隐患的梳理、分析与归纳,查找安全管理上的

6、漏洞,进一步改进管理方法、管理制度、管理思路,提升整体安全管理水平,才能巩固隐患排查治理的成果,真正实现安全受控。三、隐患排查治理的方法和内容三、隐患排查治理的方法和内容隐患排查是以确保安全为目的,以各种安全检查为主要手段,通过两级安全管理网络及现场专职安全员日常有效的巡查、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各类事故隐患,和施工中存在的装置性缺陷与安全措施不到位的情况,进而提升施工安全的可控性及保障程度,从而实现避免各类事故发生的目的。(一)安全检查检查的种类分为经常性检查、专业性检查、定期性检查和综合性检查四类。1)经常性检查,是指项目安全管理人员、班组或分包队伍安全员,对施工安全的日查、周查和月查。检查的形式为岗位检查、巡逻检查、重点检查和相互检查四种。(1)岗位检查是指各作业点班长、队长、安全员,进行的一班三检(班前、班中、班后)制。检查的重点是安全设施、安全措施、安全防护、防火防爆、施工用电、作业环境和违章现象的纠正。(2)巡逻检查是指两级安全管理人员,定期或不定期的巡逻检查。检查的重点是各种危险点、危险源控制措施的落实情况;特种设备的安全保护装置是否完好,起吊作业“十不吊”的执行情况;手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安全资料 > 安全生产活动方案

copyright@ 2010-2023 安全人之家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ICP备202201591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