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臭氧层变薄威胁人类的健康与生命“杞人忧天”的典故,说的是杞国本无事,但一些人总担心天会塌下来,这种担心当然是多余的。今天,全世界的人也都关心着一个共同的问题:地球的“保护伞”臭氧层。因为臭氧不但变薄,磆形成了多个空洞,威胁着地球的环境生态平衡和人类的健康生命,世人已不仅仅是忧天,简直有着“灭顶之灾”的危机感。近年来,全球工业生产增加了 50 倍以上,且 80以上都是在 20 世纪 50 年代以后增加的。与此同时,亦出现了诸如大气和淡水被污染、气候变暖、土壤和森林面积减少、物种大量消消亡、极地臭氧空洞等影响范围大、危害严重的地球十大环境祸患,而臭氧层的消耗与变薄是最为严峻的问题。众所周知,臭氧层
2、的消耗主要是氟氯烃类物质的长期排放和积累造成的。早在 1973 年美国化学家马里奥莫利就首次警告说,地球的臭氧已受到人为的损害,但当时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1974 年莫利纳和其他科学家证实,人造化学物质氟里昂对臭氧层的消耗作用(这之前的几十年氟里昂被广泛应用于冰箱、空调制冷和发胶等产品),他们警告说,这些化学物质最终会毁了地球的保护层。然而直到 1985 年,英国科学家首先发现南极上空的巨大臭氧洞,人们才开始重视莫利纳的警告。莫利纳于 1995 年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为世界上第一个环境大奖,然而它的真正伟大意义在于唤醒了世人对保护臭氧层的责任感和危机感。1987 年 9 月 16 日,46
3、个国家在加拿大签订了 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1995 年联合国通过决议,将每年的 9 月 16 日定为“国际保护臭氧层日”,旨在进一步唤起人类保护臭氧层的意识,促使各国采取积极一致的行动,共同保护地球环境和人类的生命健康。臭氧层被破坏的状况我们居住的地球周围环绕着一层大气,主要由氮和氧构成,约占大气的 99以上,这样的比例数百万年保持不变。一些稀有成分,如水气、二氧化碳、甲烷、二氧化氮、臭氧和惰性气体(氩、氦、氖等),在大气中的比例不足 1。而臭氧分子(O3)在大气中所占体积更是微不足道,平均 1 千万个空气分子中只有 3 个臭氧分子,将大气中所有的臭氧层移至地球表层,其厚度仅为
4、 3 毫米。就是这微不足道的臭氧层,却能阻挡、吸收 99以上的紫外线辐射,以保护地球生命系统的安全和地球的环境生态平衡。依照气温不同可把大气层分为几个层面:最接近地表的是对流层,依次为平流层、中气层和热气层。由于大气层受地球重力的影响,离地表愈近,空气的密度越高,大约 90的空气都集中在离地表 30 公里(km)的范围内。而平流层的位置大约在离地表 1050km 处,离地面 2030km 的地方是臭氧集中的层带,称为“臭氧层”。臭氧层中存在着氧原子、氧分子和臭氧分子(O3)的动态平衡。臭氧层被消耗、变薄、出现空洞的原因,科学家公认的理论是由于人类制造并排放到大气中的氟氯烃破坏的结果。氟氯烃俗称
5、氟利昂,它无毒无臭、不可燃、化学性能稳定,半个世纪以来被广泛用于制冷剂、喷雾剂、清洗剂、有机溶剂、消毒剂和灭火剂,这些氟氯碳化物排放到大气中的数量已相当可观。在氟氯碳化物未受制约之前,全世界每年要排放约 100 万吨以上,大气中氟氯碳化物的重量约在 2000 万吨以上。氟利昂扩散到平流层,在紫外线作用下分解产生氯原子,迅速与臭氧分子(O3)产生链反应,使其向着臭氧分解的方向转移。而氟氯碳化物的非常稳定性使其又很容易聚集起来,如此对臭氧层的反复作用影响将存在 40150 年。在强烈紫外线照射下光解出来的氯、溴原子是破坏臭氧层的催化剂,据计算,每产生一个氯原子将有 10 万个臭氧分子被分解。由于氟
6、氯烃物质的破坏,地球的保护伞臭氧层已经被捅了五个大窟窿。1985 年,英国科学家首先发现南极上空的臭氧层出现一个面积相当于美国大陆那么大的空洞。1986 年,国际探险队又在北极上空发现第二个臭氧空洞。20 世纪 90年代中国科学家发现了青藏高原上空的第三个臭气空洞。1996 年,俄罗斯科学家发现以西伯利亚为中心的上空面积为1500 万 km2 的第四个臭氧空洞。1997 年,智利科学家在智利和阿根廷上空发现第五个臭臭空洞。臭氧层破坏的情况除热带地区外几乎遍及全球。到 1995 年南极上空的臭氧洞已扩大为该大陆面积的 1.6 倍。1999 年,我国科学家发现在我国喜马拉雅山的上空也存在着一个臭氧层含量薄弱的区域,专家们发出警告:如果发展下去,世界屋脊将成为第六个臭氧空洞。臭氧层破坏对人类健康和地球环境生态的损害太阳的紫外线辐射占太阳总发射能量的 5,据联合国环境计划署提供的数据表明,臭氧每减少 1,具有生命破坏力的紫外线辐射将增加 1.3,而臭氧则能阻挡、吸收 99以上的紫外线辐射。然而,人类却在悄悄地毁坏这把天然的保护伞、遮阳罩,使臭氧层出现了那么多、那么大面积的空洞,地球的生态环境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