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非煤矿山危险危害因素辨识.docx

上传人:人民至上 文档编号:211457 上传时间:2023-01-1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7.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非煤矿山危险危害因素辨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非煤矿山危险危害因素辨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非煤矿山危险危害因素辨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非煤矿山危险危害因素辨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非煤矿山危险危害因素辨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非煤矿山危险危害因素辨识1 1危险因素辨识危险因素辨识危险因素是指能够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的因素。有害因素是指能够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害的因素。通常情况下。两者不做严格的区分,客观存在的危险。有害物质或能量超过临界值的设备、设施和场所等,统称为危险因素。危险因素的辨识是安全评价的主要内容之一。危险因素辨识是确认危害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即找出可能引发事故导致不良后果的材料、系统、生产过程或工厂的特征。因此,危险因素辨识有两个关键任务:识别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辨识可能发生的事故后果。(1)危险识别的主要内容及辨识方法危险辨识的主要内容有:厂址的地理及交通条

2、件,厂区平面布局,建(构)筑物结构、生产卫生设施,生产工艺过程,生产设备、装置,粉尘、毒物、噪声、振动、辐射、高温、低温等有害作业部位,工时制度、女职工劳动保护、体力劳动强度,管理设施、事故应急抢救设施和辅助生产、生活卫生设施。危险识别过程是组织建立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的基础,许多系统安全分析、评价方法,都可用来进行危险因素的辨识。方法是分析危险因素的工具,选用哪种方法要根据分析对象的性质、特点、寿命的不同阶段和分析人员的知识、经验和习惯来定。通用的辨识方法大致可分为两大类:直观经验法。适用于有可供参考先例、有遗忘经验可以借鉴的危险辨识过程,又可分为和类比方法。对照、经验法对照有关标准、法规、

3、检查表或依靠分析人员的观察分析能力,借助于经验和判断能力直观地评价对象危险性和危害性的方法。类比方法利用相同或相似系统或作业条件的经验和职业安全卫生的统计资料来类推、分析评价对象的危险、危害因素。多用于危害因素和作业条件危险因素的辨识过程。系统安全分析方法。即应用系统安全工程评价方法的部分方法进行危险辨识。系统安全分析方法常用于复杂系统、没有事故经验的新开发系统。常用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有事件树(ETA)、事故树(FTA)等。(2)物质及作业环境危险辨识生产过程中的原料、半成品、成品和废弃物分别以气、液、固态存在,它们分别具有相应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危险、危害特性。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标准GB13

4、690-92 将 145 种常用的危险化学品分为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含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毒品、放射性物品、腐蚀品等八类。这些危险特性可概括为化学反应危险、高能量储存的危险、物质毒性危害、腐蚀性危害、辐射危害等。可根据易燃、易爆物质化学特性、引燃或引爆条件,分析其生产、储存、运输、使用过程中的火灾、爆炸危险因素。可根据存在的有害物质和物理危害因素,分析作业环境的危害因素。(3)重大危险源辨识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首次提出重大危险源的概念,并列出142 种重大危险源。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

5、储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重大危险源辨识依据是物质的危险特性及其数量。单元内存在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即被定为重大危险源。单元内存在危险物质的数量根据处理物质种类的多少分为以下两种情况:单元内存在的危险物质为单一品种,则该物质的数量即为单元内危险物质的总量,若等于或超过相应的临界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单元内存在的危险物质为多品种时,则按下式计算,若满足下面公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 号)中又规定重大危险源申报的类别为:贮罐区(贮罐);库区(库);生产场所;压力管道;锅炉;压力容器;煤矿(井工开

6、采);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尾矿库。重大事故是由于重大危险源在失去控制的情况下导致的后果。重大事故隐患包含在重大危险源的范畴之中,从事大故预防的角度,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监控管理,控制危险源,查找、治理事故隐患是非常必要的。2 2危害因素辨识危害因素辨识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存在的对职工的健康和劳动能力产生有害作用并导致疾病的因素,称为职业危害因素。按其生产过程中的职业危害因素按其性质可分为:(1)化学因素如生产性毒物,如铅、苯、汞、一氧化碳、硫化氢等;生产性粉尘,如矿尘、煤尘、金属粉尘、有机尘等。(2)物理性因素包括不良气候条件,如高温、高湿、高气压、低温、低气压;生产性噪声、振动;电离辐射,如懂、x 射线;非电离辐射,如紫外线、红外线、高频电磁场、微波、激光。(3)生物性因素主要指病原微生物和致病寄生虫,如炭疽杆菌、森林脑炎、病毒等。我国金属非金属矿山常见的职业病有:氮氧化物中毒、一氧化碳中毒、铅锰及其化合物中毒、矽肺、石棉肺、滑石尘肺、噪声性耳聋及由放射性物质导致的肿瘤等。另外噪声与振动危害也较严重。随着井下机械化水平的提高,柴油设备大量应用,柴油设备产生的废气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理,对井下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安全管理 > 危险源辨识与控制

copyright@ 2010-2023 安全人之家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ICP备202201591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