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T50193-93(2010年版).pdf

上传人:人民至上 文档编号:213653 上传时间:2023-01-18 格式:PDF 页数:76 大小:27.3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T50193-93(2010年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T50193-93(2010年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T50193-93(2010年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T50193-93(2010年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T50193-93(2010年版).pdf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亲,该文档总共7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UDC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5 0 1 9 3一9 3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C o d e o f d e s i g n fo r c a th o nd i o x i d e fi r e e x t i n gui s h i n g s y s t e m s(2 0 1 0 年版)1 9 9 3 一1 2 一2 1 发布1 9 9 4 一0 8 一0 1 实施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住 房 和 城 乡 建 设 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C o d e o f d e s ig n f o r c a

2、 r b o nd i o x i d e f i r e e x t i n g u i s h i n g s y s t e msGB 5 0 1 9 3一 9 3(2 0 1 0年版)主编部门: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公 安 部批准部门:中 华人 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行 日 期:1 9 9 4 年8 月1日中国计划出版社2 0 1 0 北京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 5 0 1 9 3一 9 3 (2 0 1 0 年版)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 网址:w w w.j h p r e s s.。o m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木择地北里甲11 号国宏大厦 C

3、座 3 层 邮政编码:1 0 0 0 3 8 电话:(0 1 0)6 3 9 0 6 4 3 3(发行部)北京市科星印刷有限责任公司印刷8 5 0 m mX 1 1 6 8 m ml/3 2 2.5 印张6 0 千字2 0 1 0 年 6 月第 3 版2 0 1 7 年 1 0 月第 6 次印刷 统一书号:1 5 8 0 1 7 7 3 7 3 定价:15.00 元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侵权举报电话:(0 1 0)6 3 9 0 6 4 0 4如有印装质量问题,请寄本社出版部调换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 5 5 9号关于发布国家标准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 设计规范 局部修订的公告 现批

4、准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 B 5 0 1 9 3 一9 3(1 9 9 9 年版)局部修订的条文,自2 0 1 0 年 8 月 1日 起实施,经此次修改的原条文同时废止。局部修订的条文及具体内容,将在近期出版的 工程建设标准化 刊物上刊登。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二0一0年四月+七 日修 订 说 明 本次局部修订是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关于印发 的通知)(建标 2 0 0 8 1 0 2号)的要求,由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会同有关单位共 同对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 B 5 0 1 9 3 一9 3(1 9 9 9 年版)进行修订而成。现行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自实施

5、以来,对规范二氧化碳灭火系统的设计、指导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在我国的应用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应用和研究的不断深人以及二氧化碳灭火系统产品的不断发展,该规范已不能适应目前二氧化碳灭火系统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有必要对其进行局部修订。现行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自2 0 0 0 年 3 月 1日 实施以来,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在国内工程上应用一直处于一个平稳的发展阶段,但也出现了几次不同程度的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误喷及储瓶间二氧化碳泄漏事故,使得近几年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在工程应用上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萎缩,尤其是在民用建筑工程中。目 前 的主要应用场所集 中在涂装线、水泥生产线、

6、钢铁行业、电厂等工业建筑工程中。本次修订根据调查总结的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在实际工程应用中遇到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因二氧化碳喷放或泄漏对人员造成伤害的事故有所发生,有必要调整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在经常有人工作场所应用时的安全措施和相关限制要求;2.因不同制造商生产的产品及其附件的水力当量损失长度各不相同,均按本规范附件 B确定管道附件的当量长度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差异;3.规范目前未要求在储存容器间设置机械排风装置,一旦发生泄漏很可能会威胁到该房间及相邻房间内人员的生命安全;4.为了利于管网压力均衡,对二氧化碳气体输送管路的分流设计提出了具体要求。本规范中下划线为修改的内容。本次局部修订的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和主要审查人员:主 编 单 位: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 参 编 单 位:国家消防工程技术研究 中心 国家固定灭火系统和耐火构件质量监督检测中心 南京消防器材股份有 限公 司 四川威龙消防设备有 限公 司 中核集 团西安核设备有限公司 泰科消防设备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倪照鹏 路世 昌 宋旭东 李春强 刘连喜 骆 明宏 杜增虎 徐洪勋 赵 雷 杨晓群 主要审查人:李引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安全标准 > 国家标准

copyright@ 2010-2023 安全人之家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ICP备202201591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