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原则.docx

上传人:人民至上 文档编号:240544 上传时间:2023-03-0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3.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原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原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原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原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原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原则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原则:1.必须严格实行作业审批制度,严禁擅自进入有限空间作业。2.必须做到“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严禁通风、检测不合格作业。3.必须配备个人防中毒窒息等防护装备,设置安全警示标识,严禁无防护监护措施作业。4.必须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严禁教育培训不合格上岗作业。5.必须制定应急措施,现场配备应急装备,严禁盲目施救。6.作业人员应熟悉所从事作业的风险和应急计划,掌握报警及联络方式。7.不见批准的“有限空间作业票”不作业。8.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的任务、地点(位号)、时间与“有限空间作业票”不符不作业。9.监护人不在场不作业。10.劳动防护着装和器

2、具不符合规定不作业。遇有违反规定强令作业的情况,或安全措施没落实,作业人员有权拒绝作业。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原则的内容与要求是:1.凡进入或探入塔、釜、罐、槽车以及管道、炉膛、烟道、隧道、下水道、沟、坑、井、池、涵洞等封闭、半封闭设备及场所作业,统称为有限空间作业。2.进入有的限空间作业,必须办理“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票”。、进入有限空间的作业负责人向有限空间所在基层单位提出申请,填写“有限空间作业票”中的申请栏内容并签字。3.车间作业负责人接到申请后,与作业单位负责人共同对作业进行风险识别并制定安全措施,在制定安全措施栏填写有关内容(如果作业票中列出的综合安全措施不能满足时可增加补充措施)并确

3、认后签字。同时,安排有关人同落实安全措施,并根据实际情况对有限空间内的氧气、可燃气体、有毒有害气体的浓度进行分析。4.车间领导应对现场进行全面检查核对,确认无误后,向作业人员进行施工安全交底,并在审批栏内签字,批准作业。作业现场负责人和监护人确认合格后,在安全措施落实栏内签字。5.有限空间作业票一式二联,每一联由监护人持有,第二联由车间留存。有限空间作业票不得涂改、代签,保存期一年。6.“有限空间作业票”有效期不超过 24 小时。装置全面停车检修期间,经全面检查合格后,“有限空间作业票”有效时间不超过 72 小时。作业期间如果安全措施发生变化,应立即停止作业,待处理达到作业的安全条件后,方可再

4、进入有限空间作业。7.在有限空间作业期间,严禁同时进行各类与该有限空间相关的试车、试压或试验等工作。有限空间安全作业五条规定的规定一、必须严格实行作业审批制度,严禁擅自进入有限空间作业。二、必须做到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严禁通风、检测不合格作业。三、必须配备个人防中毒窒息等防护装备,设置安全警示标识,严禁无防护监护措施作业四、必须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严禁教育培训不合格上岗作业。五、必须制定应急措施,现场配备应急装备,严禁盲目施救。进入有限空间作业时必须进行的安全防护措施有哪些1.有限空间作业前,有关人员应针对有限空间作业内容、作业环境等方面进行风险评估,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制定相应的控制措

5、施;2.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必须进行安全教育,熟悉现场环境和作业安全要求,经考核合格;3.有限空间作业前,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应检查有限空间作业许可申请,检查确认安全措施落实后方可作业,否则有权拒绝作业;4.有限空间作业严格遵守“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的原则。检测指标包括氧浓度、易燃易爆物质(可燃性气体、爆炸性粉尘)浓度、有毒有害气体浓度。未经通风和检测合格,任何人员不得进入有限空间作业。检测的时间不得早于作业开始前 30 分钟;5.检测人员进行检测时,应当记录检测的时间、地点、气体种类、浓度等信息。检测记录经检测人员签字后存档。检测人员作业时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防止中毒窒息等事故发生;6.有限

6、空间内盛装或者残留的物料对作业存在危害时,作业人员应当在作业前对物料进行清洗、清空或者置换。经检测,有限空间的危险有害因素符合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一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1)的要求后,方可进入有限空间作业;7.在有限空间作业过程中,作业现场应当采取通风措施,保持空气流通,禁止采用纯氧通风换气。发现通风设备停止运转、有限空间内氧含量浓度低于或者有毒有害气体浓度高于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限值时,作业人员必须立即停止有限空间作业,作业监护人清点作业人员,撤离作业现场;8.在有限空间作业过程中,作业人员应对作业场所中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定时检测或者连续监测。作业中断超过 30分钟,作业人员再次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应重新通风、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入;9.有限空间作业场所的照明灯具电压应符合特低电压限值(GB/T3805)等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规定;作业场所存在可燃性气体、粉尘的,其电气设施设备及照明灯具的防爆安全要求应当符合爆炸性环境第一部分:设备通用要求(GB3836.1)等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规定;10.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必须配备监护人,掌握急救方法,熟练掌握救护器具的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安全管理 > 行业安全 > 石油化工

copyright@ 2010-2023 安全人之家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ICP备202201591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