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氮气窒息事故的形成因素和应对措施.docx

安全生产视频网
上传人:人民至上 文档编号:243346 上传时间:2023-03-0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6.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氮气窒息事故的形成因素和应对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氮气窒息事故的形成因素和应对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氮气窒息事故的形成因素和应对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氮气窒息事故的形成因素和应对措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氮气窒息事故的形成因素和应对措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氮气窒息事故的形成因素和应对措施生产过程中,由于缺乏对氮气的足够重视,对氮气知识掌握不全面,在全国氮气窒息事故也时有发生。前几天,干熄焦发生的因氮气窒息致死一人的安全事故,更是用血淋淋地事实敲响了警钟:在生产过程中必须要对氮气予以高度重视,了解氮气的特性,充分认识氮气的危害性,加强对氮气的安全使用。一、氮气的特性性质简介:在空气中,氮气的含量为 78.14%;氧气209;氢气 093;还有少量的二氧化碳、氦气、氖气、氪气、氙气和水蒸汽。氮气为无色、无味、无嗅的惰性气体;化学性质不活泼,在平常状态下表现为很大的惰性,不容易与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在标准大气压下,氮的沸点为-195.80(77.3

2、5K)。生产方法:主要是利用低温状态下氧气和氮气沸点的不同,以精馏方法从空气中分离出纯氧和纯氮,供生产、非生产过程使用,比如仪表用氮气做吹扫气体使用、CBD 旋转密封阀用作气封等等。在氮气的制备及使用过程中,生产装置、工艺管道的泄漏、安全装置失灵,检修过程中因未佩带安全防护用具或因防护不当等,都可能发生氮气窒息事故。窒息机理:氮气与二氧化碳、甲烷、乙炔、氖等都是直接窒息性气体。其特点是自身浓度增大导致空气中含氧量降低而发生窒息。一般当空气中氧含量低于 18%时,就会发生窒息事故。氮本身对人体无甚危害,如氮浓度略高时,人员会有轻度头痛、恶心、呕吐、幻觉及兴奋症状。此种情况,如发现早、及时改善通风

3、条件,患者会很快自行恢复。若氮气含量继续增高,减少了空气中氧含量,使人呼吸困难。若吸入纯氮气时,会因严重缺氧引发窒息甚至导致死亡。窒息的危害性:氮气为无色、无味、无嗅的惰性气体,是不能仅凭感官判断相对封闭空间中氮气是否超标的。当空气中氧浓度降低时,窒息性事故的发生往往没有明显的预兆。据资料记载,氮气窒息事故发生时,受害者只要在相对浓度较高的氮气空间中停留 2 分钟就很难有逃出或自救能力;当工作空间中氧浓度10%可立即使人窒息死亡。二、氮气窒息急救实例实例一:山东省莱芜钢铁总厂医院职业病科于 1996 年 6 月收治急性氮气中毒病例 6 例。该事故发生于动力部制氧车间,车间生产原料是空气,产品是

4、纯氧气和氮气。工艺流程:空气吸入过滤压缩预冷空气净化系统空分塔。净化系统使用硅胶吸附液化空气中的碳氢化合物,吸附器内硅胶需定期更换。更换过程:吸附器内通入纯氮气加温阀门打开硅胶落入保温箱内工人自箱顶顺梯下到箱内更换。此箱位于 1 m 高的平台上,箱容积为 3 m2.5 m5 m,箱顶盖开口面积为 1 m1 m。事故发生后 20分钟,车间化验室取样测得箱内氮浓度为 85.2%,氧浓度为9.6%。中毒经过及表现:6 名受害者均为男性,年龄 2447 岁,维修钳工。由于操作错误,氮气泄漏于保温箱内,3 名工人进入后约 2 分钟感头晕、胸闷、全身乏力,2 名先入者因窒息而发生昏迷,1 名后入者尚能呼救

5、,欲逃离时在箱内的梯子旁失去知觉。3 名候在箱顶的工人未戴任何防护用品入箱抢救,相继晕倒在箱内。车间其他工人戴供氧式防护面具将 6 名患者救出,发现有 3 名工人呕吐出胃内容物;2 名大小便失禁;4 名有烦躁;2 名有抽搐症状。受害者在氮气内停留时间为 520 分钟。救出至就诊时间约 15 分钟。体检:体温高 2 例(38.4、38.5),血压高 2 例,发绀 4例,双瞳孔散大 3 例,呼吸音粗糙 3 例,腱反射减弱、消失各 1 例,压眶反射消失 1 例。典型病例摘要:患者男,24 岁,发病后送来我院。当时昏迷,呕吐胃内容物,大小便失禁。T 体温 38.5,脉搏118 次/分,呼吸 30 次/

6、分,血压 22/12 kPa(165/90mmHg)。口唇、耳垂发绀,双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 4.5 mm,对光反应迟钝,双肺呼吸音粗糙,心脏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肌张力增强,压眶反射及膝反射消失,无病理反射。血白细胞 12.310/L,中性粒细胞 0.89,淋巴细胞0.11,血气分析 pH 7.396,PO2 8.9 kPa,PCO 5.8 kPa,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avF、V3V6 T 波低平,入院 8 小时查眼底视网膜静脉充盈,给予高流量吸氧、降颅压及应用激素、能量合剂、脑活素等药物,治疗 12 小时后出现躁动、意识模糊,14 小时后逐渐清醒,感头痛、头晕、胸闷、腹痛、恶心、乏力,发病前情况叙述清晰,治疗 5 天后痊愈出院。实例二:据太原钢铁厂资料,该厂曾经使用高压氧成功地抢救了一例高氮气暴露致窒息的受害人,报告如下。王某,男,24 岁。于 1992 年 12 月 27 日下午三时在炼铁厂高炉和同事一起检修煤气管道内的阀门。在管道经常规氮气吹风后,立即进入管道内工作、约 3 分钟,感头晕,胸闷难忍。随即想爬出管道,尚未到出口处即失去知觉、约十分钟后被人发现,急送高压氧舱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安全管理 > 行业安全 > 石油化工

copyright@ 2010-2024 安全人之家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ICP备202201591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