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卷第期 年月 科技和产业 ,基于 高被引论文的中国基础研究国际合作测度与评价黄栩,张孟亚(中国科学院大学 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北京 ;河北工业大学 人文与法律学院,天津 )摘要:国际合作是影响一国基础研究能力的重要方面。从国际合作研究的视角采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在 年资助的高被引论文数据,使用文献计量法、社会网络分析法和实证分析展开研究。结果表明:个 学科的国际合作依赖程度及其自主研发能力差异明显;中国基础研究相对薄弱的依附型学科和追赶型学科约占 ,较强的领先型学科和主导型学科约 ;美国是中国最重要的国际合作伙伴,一定程度上在中国与其他国家合作中发挥“中介”作用;国际合作提升了追赶
2、型和依附型学科的基础研究能力。最后,提出提升个学科类型的基础研究能力及国际合作布局的若干政策建议。关键词:国际合作;高被引论文;基础研究能力;学科分类中图分类号:文献标志码:文章编号:()收稿日期: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作者简介:黄栩(),女(土家族),湖北恩施人,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科技评价、创新管理、科技政策、知识产权管理;通信作者张孟亚(),女,河北石家庄人,河北工业大学人文与法律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科技政策、创新管理。基础研究是人类发现科学问题和自然规律的重要途径,是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的基础,为催生关键核
3、心技术和颠覆性技术提供新知识、新原理和新方法。“十三五”以来,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教育部、中科院等科技管理部门在学科体系建设、科技立项、科技创新基地和科研条件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全面部署和统筹安排,以提升中国基础研究水平、推动重大原创成果涌现。年,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 提出深化基础研究国际合作,实施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探索国际科技创新合作新模式,为基础研究国际合作指明了新方向;年,科技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等印发了 新形势下加强基础研究若干重点举措,对在新形势下加强基础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创新要素大量涌现,创新环境不断优化,国
4、际合作成为提升科学研究创新力和影响力的重要途径。宏观层面上,国际合作通过建立合作网络来开拓人类知识前沿、探索未知世界、应对全球复杂性难题,如牵头或者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中观层面上,国际合作能推动全球科技创新要素加速流动,技术、人才、资本等要素深入融合,提升创新产出的效率;微观层面上,国际合作能有效利用国外先进仪器设备和测试技术,整合国外专家的知识、技能和专长,以寻求设备、知识和技能互补,从而提高基础研究产出的创新力及影响力。与此同时,国际合作的效果也会受到相关因素的影响。在学科的相关因素中,国际合作促进了化学、生物学和生物化学领域中论文产出的影响力,但是在纳米科学和纳米技术的作用效
5、果不显著;在参与主体中,与欧美等国家合作产出的创新力高于与其他国家的合作产出;在合作层次上,与世界顶尖科研机构的国际合作有利于提升科研绩效,与顶尖研究机构自身而言创新绩效的提升并不明显。因此,国际合作作为知识溢出的有效途径,其作用效果也具有显著的差异性。为促进中国基础研究领域的国际合作,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建设开放共享国际合作战略平台,在“一带一路”、科学基金组织、青年人才培养和国际会议等方面推动实质性的合作。关于中国基础研究国际合作的文献中,国内外学者围绕着论文产出、学科领域、国家和科研机构 、科学基金组织 及科研项目合作 等主题展开了深入探索。与之相关的文献中,等 以 在 年资助的国
6、际合作论文,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探讨了中国基础研究的国际合作的学科领域、国家及机构分布;范英杰等 和徐进等 研究了 与法国国家科研署()、俄罗斯基础研究基 金 会()的 合 作 情 况;樊 春 良 结 合 年 资助的 个组织间合作项目,采用案例研究方法,总结了国际合作研究对开展基础研究带来的直接效益、过程效益和溢出效益。以上文献对中国基础研究国际合作的现状和作用效果进行了深入研究,但深入到学科领域和合作主体中,中国基础研究中的国际合作对各学科领域的影响程度是否相似?其合作主体在中国基础研究各学科国际合作中所处的位置及发挥的作用是否相同?显然现有研究还不能回答这些问题。基于此,研究试图对中国基础研究中各学科领域的国际合作进行测评,从而为优化中国基础研究国际合作布局,提高中国基础研究能力提供相应的政策建议。数据与方法高被引论文是被 ()数据库定义为同一 学科中最近 年被引频次达到世界前的论文,代表着相关学科领域的研究前沿。在现有研究和应用实践中,高被引论文广泛应用于科研竞争力、学科评估、科研绩效以及热点分析 中,是文献计量学领域的重要评价指标之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中国资助基础研究的主要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