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增材制造工程技术人员(2023年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 2-02-38-11.pdf

上传人:一米阳光 文档编号:270785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PDF 页数:23 大小:453.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增材制造工程技术人员(2023年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 2-02-38-11.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增材制造工程技术人员(2023年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 2-02-38-11.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增材制造工程技术人员(2023年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 2-02-38-11.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增材制造工程技术人员(2023年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 2-02-38-11.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增材制造工程技术人员(2023年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 2-02-38-11.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国家职业标准职业编码:2-02-38-11增材制造工程技术人员(2023 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工 业 和 信 息 化 部制定说 明为贯彻落实 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推动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促进专业技术人员提升职业素养、补充新知识新技能,实现人力资源深度开发,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有关规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有关专家,制定了 增材制造工程技术人员国家职业标准(2023 年版)(以下简称 标准)。一、本 标准 以 国家职业分类大典(2022 年版)为依据,按照

2、 国家职业标准编制技术规程(专业技术类)有关要求,坚持“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专业能力为核心”的指导思想,在充分考虑科技进步、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变化对增材制造工程技术人员专业要求的基础上,以客观反映增材制造技术发展水平及其对从业人员的专业能力要求为目标,对增材制造工程技术从业人员的专业活动内容进行规范细致描述,明确了各等级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领域、工作内容以及知识水平、专业能力和实践要求。二、本 标准 为首次制定,依据有关规定将本职业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等级,包括职业概况、基本要求、工作要求和权重表四个方面内容。三、本 标准 的编制工作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司、工业和信息化部

3、人事教育司、中国就业培训指导中心的指导下,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具体组织实施。四、本 标准 主要起草单位有: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西安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江苏海洋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华科三维科技有限公司、苏州中瑞智创三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西安增材制造国家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大学口腔医院、湖南华曙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西安国宏天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清华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复志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杭州捷诺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西安铂力特激光成形技术有限公司、河北科技大学、江苏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主要起

4、草人有:卢秉恒、王华明、王向明、单忠德、陆大明、李涤尘、王玲、刘长猛、丁云飞、史玉生、文世峰、周宏志、杨锋、孙玉春、陈勃生、车国栋、巩水利、林峰、黄卫东、杨永强、陈明、李健喆、徐铭恩、薛蕾、缪云、杨光、鲁金忠、孙1职业编码:2-02-38-11晶、刘新。五、本 标准 主要审定人员有:唐晔、王志敏、余家阔、王彩梅、王功、从保强、贾成千、战丽、薛莲、王昌镇、刘永澎。六、本 标准 业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准,自颁布之日起施行。2职业编码:2-02-38-11增材制造工程技术人员国家职业标准(2023 年版)1.职业概况1.1 职业名称增材制造工程技术人员1.2 职业编码2-02-38

5、-111.3 职业定义从事增材制造技术、装备、产品研发、设计并指导应用的工程技术人员。1.4 专业技术等级本职业共设三个等级,分别是初级、中级和高级。初级、中级和高级分为两个职业方向:增材制造技术开发、增材制造技术应用。1.5 职业环境条件室内,常温。1.6 职业能力特征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计算能力及表达能力,具有较强的空间想象力,色觉正常。1.7 普通受教育程度大学专科学历(或高等职业学校毕业)。1职业编码:2-02-38-111.8 职业培训要求1.8.1 培训时间增材制造工程技术人员需按照本 标准 的职业要求参加有关课程培训,完成规定学时,取得学时证明。初级 128 标准学时,中级 12

6、8 标准学时,高级128 标准学时。1.8.2 培训教师承担初级、中级理论知识和专业能力培训任务的人员,应具有相关职业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等级或相关专业中级及以上职称。承担高级理论知识或专业能力培训任务的人员,应具有相关职业高级专业技术等级或相关专业高级职称。1.8.3 培训场所设备理论知识培训在标准教室或线上平台进行;专业能力培训应在配备相应设备和工具(软件)系统等的实训场所、工作现场或线上平台进行。1.9 专业技术考核要求1.9.1 申报条件 取得初级培训学时证明,并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可申报初级专业技术等级:(1)取得技术员职称。(2)具备相关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含在读的应届毕业生)。(3)具备相关专业大学专科学历,从事本职业技术工作满 1 年。(4)技工院校毕业生按国家有关规定申报。取得中级培训学时证明,并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可申报中级专业技术等级:(1)取得助理工程师职称后,从事本职业技术工作满 2 年。(2)具备大学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或大学专科学历,取得初级专业技术等级后,从事本职业技术工作满 3 年。(3)具备硕士学位(或第二学士学位),取得初级专业技术等级后,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安全标准 > 安全技术规范

copyright@ 2010-2023 安全人之家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ICP备202201591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