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 C S1 3.2 4 0J1 6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G B/T1 2 2 4 12 0 2 1代替G B/T1 2 2 4 12 0 0 5安全阀 一般要求S a f e t yv a l v e sG e n e r a l r e q u i r e m e n t s(I S O4 1 2 6-1:2 0 1 3,S a f e t yd e v i c e s f o rp r o t e c t i o na g a i n s t e x c e s s i v ep r e s s u r eP a r t 1:S a f e t yv a l v e
2、s,MO D)2 0 2 1-0 3-0 9发布2 0 2 1-1 0-0 1实施国 家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总 局国 家 标 准 化 管 理 委 员 会发 布目 次前言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符号和单位35 设计3 5.1 总则3 5.2 端部连接4 5.3 对弹簧的最低要求5 5.4 压力-温度额定值76 出厂试验7 6.1 目的7 6.2 总则7 6.3 液压试验7 6.4 气压试验8 6.5 整定压力或冷态试验差压力的调整8 6.6 密封试验97 型式试验9 7.1 总则9 7.2 动作性能试验9 7.3 排量性能试验1 0 7.4 排量系数的确定1 2
3、7.5 额定排量系数1 28 安全阀排量性能的确定1 29 安全阀尺寸的确定1 21 0 标志和铅封1 2 1 0.1 标志1 2 1 0.2 安全阀的铅封1 3参考文献1 4G B/T1 2 2 4 12 0 2 1前 言 本标准按照G B/T1.12 0 0 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代替G B/T1 2 2 4 12 0 0 5 安全阀 一般要求,与G B/T1 2 2 4 12 0 0 5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a)更改了适用的流道直径范围(见第1章,2 0 0 5年版的第1章);b)删除了“先导式安全阀、当量计算排量、机械特性”的术语和定义,增加了“最大允许压力、背压力、
4、平衡波纹管、排量系数”的术语和定义(见第3章,2 0 0 5年版的第3章);c)增加了符号和单位说明(见第4章);d)增加了开启高度限位机构的要求(见5.1.3);e)增加了“滑动配合面、阀座和阀瓣、密封元件、提升机构”的要求(见5.1.85.1.1 1);f)删除了公称通径和公称压力的要求(见2 0 0 5年版的4.1.2);g)更改了端部连接涉及要求(见5.2.2,2 0 0 5年版的4.1.3.2);h)更改了对弹簧的最低要求内容,分为“对螺旋压缩弹簧的最低要求”和“对碟形弹簧的最低要求”(见5.3,2 0 0 5年版的4.1.4);i)删除了安全阀材料要求(见2 0 0 5年版的4.1
5、.5);j)更改了出厂试验总则要求(见6.2,2 0 0 5年版的5.1.2);k)更改了冷态试验差压力的调整要求(见6.5,2 0 0 5年版的5.1.5);l)更改了动作性能和排量试验要求(见第7章,2 0 0 5年版的5.2);m)删除了“质量保证体系、安全阀的安装、安全阀的调整、维护和修理”要求(见2 0 0 5年版的第9章第1 1章)。本标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I S O4 1 2 6-1:2 0 1 3(包括2 0 1 6年的修改单)超压保护安全装置 第1部分:安全阀。本标准与I S O4 1 2 6-1:2 0 1 3(包括2 0 1 6年的修改单)相比,在结构上有部分调整,具
6、体章条编号对照情况如下:a)I S O4 1 2 6-1:2 0 1 3中7.2.4内容在本标准中为7.2.3。b)I S O4 1 2 6-1:2 0 1 3中图1的注调整到本标准中的5.2.2。本标准与I S O4 1 2 6-1:2 0 1 3(包括2 0 1 6年的修改单)相比存在技术性差异,这些差异及其原因如下:a)关于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做了具有技术性差异的调整,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并满足我国应用需要,调整的情况集中反映在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具体调整如下:用修改采用国际标准的G B/T3 6 5 8 8代替了I S O4 1 2 6-7;增加引用了在文中出现的G B/T1 2 3 9.2、G B/T7 3 0 6(所有部分)、G B/T9 1 2 4(所有部分)、G B/T1 2 2 2 4、G B/T1 2 7 1 6、G B/T1 5 5 3 0.1、G B/T1 5 5 3 0.8、G B/T1 7 2 4 1.6、G B/T1 7 2 4 1.7、G B/T2 3 9 3 4、J B/T2 7 6 8、J B/T2 7 6 9。b)删除了未在文中使用的“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