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压力容器事故调查案例(大全12篇).docx

上传人:一米阳光 文档编号:289285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36.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压力容器事故调查案例(大全12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压力容器事故调查案例(大全12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压力容器事故调查案例(大全12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压力容器事故调查案例(大全12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压力容器事故调查案例(大全12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欢迎光临安全人之家https:/小编整理了压力容器事故调查案例 12 篇,欢迎大家参考借鉴。压力容器事故调查案例 1 篇2000 年 1 月 18 日河北省临漳县兴达制浆有限公司一台25m3 蒸球出浆管伸缩节连接处意外脱落造成蒸汽纸浆喷出,导致 3 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 19.3 万元。一事故的主要经过2000 年 1 月 17 日 8 时,蒸球车间 2 名操作工上班后与二楼切草人员配合开始给 3 号蒸球内加料,下午 1 时 30 分加料完毕,开始送汽。约 1 个半小时后,球内压力达到 0.6MPa 开始保压正常运行,同时,由于 2 号蒸球内出料口堵塞,生产安全技术员,维修工,操作工等 3 人

2、正在现场维修;17 时 40 分,3 号蒸球出料管伸缩节突然错位脱落,球内大量蒸汽纸浆向西方向迅速喷出,这时正在 2 号蒸球工作台上抢修的三名工作人员由于躲避不及(车间门向内开),当场烫伤、昏迷,事故发生后,伤员当即用车送到就近的磁县医院抢救,由于伤势过重,经抢救无效,相继死亡。二事故分析1.事故前设备状况:该公司 4 台 25M3 蒸球及伸缩节均由原邯郸市造纸厂搬迁安装,使用前未按规定由劳动部门锅炉压力容器检验机构进行检验,并按规定输移装手续。欢迎光临安全人之家https:/2.破坏情况事故发生后现场可见放汽头锁母脱落,放汽头管子发生错位在 200mm 左右。3.事故原因分析及结论:通过调查

3、分析认为,此次事故的主要原因为:1)3 号蒸球与出浆管道接合部的伸缩节内紧固销钉损坏,连接处错位脱落,是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车间的门朝里开,致使事故发生时,人员无法逃避,也是造成人员死亡的直接原因之一。2)该蒸球移装前,未进行检验,也未办理移装手续,设备隐患未能及时发现并排除,是这次事故的间接原因。3)由于单位领导参国家有关锅炉压力容器及压力管道的安全不重视,没有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人员也未经安全知识培训和考核就上岗,安全技术人员未能及时检验发现损坏的紧固销钉,使设备带病运行,也是这次事故的重要原因。结论:该事故是一起严重的设备损坏事故,属责任事故。三预防事故发生措施的建议1.要用这次血的教训

4、,教育全体职工,增强安全意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切实加强对安全生产的领导和管理,健全组织,完善制度,采取有力措施,把安全生产落到实处;欢迎光临安全人之家https:/2.切实加强对设备的安全管理,做好维修保养,特别要加强对压力容器和锅炉的监督和检验,彻底消除事故隐患,杜绝类似事故的发生;3.加大安全生产宣传力度,增强全员安全意识,对特种作业人员要进行专门培训和考核,做到持证上岗,切实提高他们的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自觉制止和消除各种“三违”现象;4.立即停止设备运行,由市锅检所进行检验,符合安全使要求且办理移装有关手续后,方可恢复运行。压力容器事故调查案例 2 篇一、事故概况及经过1979

5、 年 9 月 7 日 13 时 55 分,浙江温州电化厂,液氯工段一只容积为 415 升、充装量为 05 吨的液氯钢瓶发生了猛烈的爆炸。爆炸气瓶的碎片又撞击到其附近的液氯钢瓶上,加上爆炸时产生的冲击波,又导致 4 只液氯钢瓶爆炸,5 只液氯钢瓶被击穿,另有 13 只钢瓶被击伤和产生严重变形。爆炸时不但有震耳欲聋的巨响,而且随着巨响发生的冲天气浪高达 40 余米。强大的气浪将 414 平方米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液氯工段厂房全部摧毁,并造成周围办公楼及厂区周围 280 余间民房不同程度的损坏。爆炸中心水泥地面上留下了深 182 米、直径为 6 米的大坑,爆炸碎片最远的飞出 830 余米。爆炸后共泄出

6、102 吨液氯,其扩散后共波及 735 平方公里面积,由于爆炸以及爆炸后散溢氯气的欢迎光临安全人之家https:/毒害,共造成 59 人死亡,779 人住院治疗,420 余人到医院门诊治疗,直接经济损失达 630000 余元。二、事故原因分析最初爆炸的液氯钢瓶,是 9 月 3 日由温州市药物化工厂送到温州电化厂来充装液氯的。温州药物化工厂的液化石腊工段是以液体石腊和液氯为原料生产氯化石腊。该工段由于生产管理混乱。设备简陋,在液氯钢瓶与生产设备的联接管路上没有安装逆止阀、缓冲罐或其它防倒灌装置,致使氯化石腊倒灌入液氯钢瓶。电化厂液氯工段无安全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操作人员缺乏严格的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在液氯充装前没有对液氯钢瓶进行检查和清理,致使液氯钢瓶内倒灌入氯化石腊,在再次充装液氯时,氯化石腊和液氯发生化学反应,温度、压力骤然升高,致使钢瓶发生粉碎性爆炸。可见,爆炸的主要原因是管理混乱。三、防止同类事故的措施1企业领导必须树立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思想,提高安全生产意识,承担安全生产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事故案例 > 压力容器

copyright@ 2010-2023 安全人之家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ICP备202201591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