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压力容器事故案例分析(合集20篇).docx

上传人:一米阳光 文档编号:289315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压力容器事故案例分析(合集20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压力容器事故案例分析(合集20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压力容器事故案例分析(合集20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压力容器事故案例分析(合集20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压力容器事故案例分析(合集20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欢迎光临安全人之家https:/小编整理了压力容器事故案例分析 20 篇,欢迎大家参考借鉴。压力容器事故案例分析 1 篇一、事故概况及经过1979 年 9 月 7 日 13 时 55 分,浙江温州电化厂,液氯工段一只容积为 415 升、充装量为 05 吨的液氯钢瓶发生了猛烈的爆炸。爆炸气瓶的碎片又撞击到其附近的液氯钢瓶上,加上爆炸时产生的冲击波,又导致 4 只液氯钢瓶爆炸,5 只液氯钢瓶被击穿,另有 13 只钢瓶被击伤和产生严重变形。爆炸时不但有震耳欲聋的巨响,而且随着巨响发生的冲天气浪高达 40 余米。强大的气浪将 414 平方米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液氯工段厂房全部摧毁,并造成周围办公楼及厂区周

2、围280 余间民房不同程度的损坏。爆炸中心水泥地面上留下了深 182 米、直径为 6 米的大坑,爆炸碎片最远的飞出 830余米。爆炸后共泄出 102 吨液氯,其扩散后共波及 735平方公里面积,由于爆炸以及爆炸后散溢氯气的毒害,共造成 59 人死亡,779 人住院治疗,420 余人到医院门诊治疗,直接经济损失达 630000 余元。二、事故原因分析最初爆炸的液氯钢瓶,是 9 月 3 日由温州市药物化工厂送到温州电化厂来充装液氯的。温州药物化工厂的液化石腊欢迎光临安全人之家https:/工段是以液体石腊和液氯为原料生产氯化石腊。该工段由于生产管理混乱。设备简陋,在液氯钢瓶与生产设备的联接管路上没

3、有安装逆止阀、缓冲罐或其它防倒灌装置,致使氯化石腊倒灌入液氯钢瓶。电化厂液氯工段无安全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操作人员缺乏严格的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在液氯充装前没有对液氯钢瓶进行检查和清理,致使液氯钢瓶内倒灌入氯化石腊,在再次充装液氯时,氯化石腊和液氯发生化学反应,温度、压力骤然升高,致使钢瓶发生粉碎性爆炸。可见,爆炸的主要原因是管理混乱。三、防止同类事故的措施1企业领导必须树立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思想,提高安全生产意识,承担安全生产责任,以科学态度加强安全管理,对生产人员进行安全教育。2液氯钢瓶及液氯的使用单位,要制定安全使用的管理规定,在液氯钢瓶与生产设备的联接管线上,必须安装逆止阀,缓冲罐或其

4、他防止倒灌的装置,以避免生产系统内的物料倒灌进入液氯钢瓶内。3液氯充装单位要制定严格的充装前检查制度。操作人员必须严格培训后方可上岗操作,并严格执行各项制度。液氯钢瓶在充装前应认真进行检查,对不符合要求的气瓶应先进行清理并符合要求后方可充装。欢迎光临安全人之家https:/压力容器事故案例分析 2 篇一、事故概况及经过1979 年 12 月 18 日 14 点 7 分,吉林市煤气公司液化气站的 102 号 400 立方米液化石油气球罐发生破裂,大量液化石油气喷出,顺风向北扩散,遇明火发生燃烧,引起球罐爆炸。由于该球罐爆炸燃烧,大火烧了 19 个小时,致使五个400 立方米的球罐,四个 450

5、立方米卧罐和 8000 多只液化石油气钢瓶(其中空瓶 3000 多只)爆炸或烧毁,罐区相邻的厂房、建筑物、机动车及设备等被烧毁或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400 米远相邻的苗圃、住宅建筑及拖拉机、车辆也受到损坏,直接经济损失约 6270000 元,死 36 人,重伤 50 人。该球罐自投用后两年零两个月使用期间,球罐经常处于较低容量,只有三次达到额定容量,第三次封装后四天,即在 18 日破裂。该球罐投用后,一直没有进行过检查,破裂前,安全阀正常,排污阀正常关闭。球罐的主体材质为 15MnVR,内径9200 毫米,壁厚 25 毫米,容积 400 立方米,用于贮存液化石油气。二、事故原因分析欢迎光临安全

6、人之家https:/1根据断口特征和断裂力学的估算,该球罐的破裂是属于低应力的脆性断裂,主断裂源在上环焊缝的内壁焊趾上,长约 65 毫米。2经宏观及无损检验,上、下环焊缝焊接质量很差,焊缝表面及内部存在很多咬边、错边、裂纹、熔合不良、夹渣及气孔等缺陷。3事故发生前在上下环焊缝内壁焊趾的一些部位已存在纵向裂纹,这些裂纹与焊接缺陷(如咬边)有关。4球罐投入使用后,从未进行检验,制造、安装中的先天性缺陷未及时发现和消除,使裂纹扩展、当球罐内压力稍有波动便造成低应力脆性断裂。国务院 1980 年曾以国发 99 号文批转关于吉林市煤气公司液化石油气厂恶性爆炸火灾事故时指出:这次事故暴露出来的压力容器组装质量差、使用管理混乱,领导干部不重视安全生产,不认真执行安全规章制度,不懂业务,不注意技术管理以及对设备长期不检验等问题,在不少企业、事业单位中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应当引起各级领导的严重注意。三、防止同类事故的措施1在球罐设计、制造、安装中要把住质量关,特别是要保证焊接质量。2球罐投用后,使用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事故案例 > 压力容器

copyright@ 2010-2023 安全人之家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ICP备202201591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