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压力容器事故案例分析(最新11篇).docx

上传人:一米阳光 文档编号:289333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7.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压力容器事故案例分析(最新11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压力容器事故案例分析(最新11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压力容器事故案例分析(最新11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压力容器事故案例分析(最新11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压力容器事故案例分析(最新11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欢迎光临安全人之家https:/小编整理了压力容器事故案例分析 11 篇,欢迎大家参考借鉴。压力容器事故案例分析 1 篇一、事故概况及经过1986 年 11 月 27 日 10 时 26 分,吉林热电厂高压除氧器发生爆炸,死 2 人,伤 2 人。1981 年 5 月 5 日该厂对除氧器大修时,为了改善进入除氧器水箱内部的作业人员的劳动条件,在水箱北侧开一方形孔。大修中对除氧器的原始焊缝进行全面检查时,处理了检查中发现的许多缺陷,但对挖补的方孔焊缝没有检查,也未按要求进行水压试验,在以后的几年里也未按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规定进行定期检验和水压试验,因而留下了严重的事故隐患。1986 年 11

2、 月 27 日 10 时 26 分,在进行除氧器第二组重锤式安全阀定压时,两名操作人员用木杆将第一组安全阀压住,班长监视除氧器头上的压力表,并指挥另一名操作人员操作排气门,当压力表指示到 056 兆帕时,值班付班长用手轻抬重锤,安全阀出现排气声,就在这一瞬间,2 号除氧器水箱北例原挖补处破裂,喷出大量汽水,将 135 米处水泥平台击穿一个大洞,部分热水喷射到距离破裂处 3 米远的北墙上,再反射到 17 米平台,将平台上的三个人烫伤。事故后发现,破裂处的焊缝(10 毫米厚欢迎光临安全人之家https:/度)有三分之二未焊透,有的部位未焊透竟达五分之四,钢板对接焊缝也未开坡口。二、事故原因分析1破

3、裂处对接焊缝未开坡口,焊接质量不好,焊缝强度不够。2大修中未按规定随意改造压力容器,也未按要求进行检查和进行水压试验,留下事故隐患。三、事故后采取的措施1整顿全厂压力容器安全监察网。2增加压力容器管理人员。3重新印发压力容器有关文件,并结合实际情况,挖掘事故隐患,制定具体措施。4制定压力容器管理人员责任制。5对事故责任进行分析,并对事故责任者进行处理。压力容器事故案例分析 2 篇一、事故经过欢迎光临安全人之家https:/加氢罐区 605 罐因生产需要进行刷罐。2008 年 10 月 10 日倒罐底结束,17:15 开始通蒸汽蒸罐,11 日 7:30 停汽,在罐外用消防水冲罐,11 日下午继续

4、蒸罐,13 日准备刷罐,因采三气分析氧含量不合格没有安排进罐刷罐,继续冲罐。14 日 7:00采样分析,其结果为:硫化氢:0mg/m3、烃+氢:0、氧含量:20.9,车间开出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票,刷罐人员领取 4活性炭带好防毒面具进行刷罐清罐内废渣,上午 9 点钟开始刷罐,10:30 结束,下午上班后领取新的 4活性炭带好防毒面具继续刷罐,14:00 开始,15:30 结束,刷罐期间 2 个班在罐内轮流作业,每个班在罐内作业时间 10-15 分钟,15 点 30 分刷罐结束后,锐博公司一刷罐职工感到不舒服,车间立即把该职工送到胜利医院进行检查,其他作业人员没有发现不适现象。16 点车间立即联系化

5、验采样分析结果为:硫化氢:0mg/m3、烃+氢:0、氧含量:21.0。二、事故原因1、该罐沉渣较多,刷罐过程中经水枪搅动,沉渣中油气味散发出来,是导致本次事故的直接原因;2、该罐没有蒸罐线,用胶管接蒸汽蒸罐,蒸汽量小,蒸罐效果不好;3、没有认真执行进容器 4 小时采样的安全规定,刷罐班在下午进罐前没有进行二次采样分析;欢迎光临安全人之家https:/4、个人防护意识不强,防毒口罩佩戴不规范,防毒口罩内又戴了一层纱布口罩,导致防毒口罩密封性差,身体感觉不适没有及时撤离。三、事故教训及防范措施1、严格执行规章制度,严格按照相关规定采样分析和开具作业票;2、增加蒸罐线,蒸罐期间进行效果确认;3、分别

6、在车间和刷罐班召开事故分析会,分析原因,吸取教训;4、加强对刷罐班的安全教育工作,强调个人防护和保护意识;压力容器事故案例分析 3 篇事故名称:液氯蒸发器爆炸。发生日期:1974 年 12 月 28 日。发生单位:吉林某厂事故经过:12 时 55 分操作工在给液氯蒸发器升压时。不检查设备,擅自脱岗,致使高压氯出口阀门关闭的 1 号液氯蒸发器内压力急剧上升,造成 1 号液氯蒸发器爆炸。事故使 1 号液氯蒸发器报废,跑氯 1.6 吨,70 余人中毒,其中 38 人住院治疗。欢迎光临安全人之家https:/原因分析:一名操作工违反劳动纪律脱岗,另一名操作工违章作业,在升压时不检查设备压力,不打开蒸发器高压氯出口阀门。教训:加强对操作工安全教育,严格工艺纪律,劳动纪律。压力容器事故案例分析 4 篇2006 年 3 月 30 日 8 时 39 分,由香港中旅(集团)有限公司国际投资有限公司(属国务院国资委管理)与唐山市丰南县胥各庄镇经济开发总公司联合投资兴办的唐山国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事故案例 > 压力容器

copyright@ 2010-2023 安全人之家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ICP备202201591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