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欢迎光临安全人之家https:/小编整理了压力容器事故案例 17 篇,欢迎大家参考借鉴。压力容器事故案例 1 篇某日,某石油化工厂电解车间 3 名当班工人负责在包装台灌液氯钢瓶,2 人负责推运钢瓶。当需要灌装时,推运钢瓶的两人察看后认为无问题,就把钢瓶推上了磅秤。操作者抽空后就开始充氯,充氯 1 分钟后,钢瓶发生猛烈爆炸。瓶体纵向开裂,并向相反方向弯曲,许多碎块向四处飞溅,3人当场死亡,2 人轻伤。事故原因1、操作工在灌装前未认真检查瓶内空气是否抽干净便盲目充装。爆炸的直接原因是钢瓶内存有环氧丙烷,这类有机物与液氯混合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引起爆炸。2、工人的安全意识不高,发现隐患没有及时处理
2、。上一班包装工在灌瓶前检查钢瓶时发现有一只编号为 157 的钢瓶,瓶嘴有白色泡沫冒出,并有芳香族味,立即向厂有关管理部门汇报,管理部门和工人都没采取解体、分离的具体措施,仍与待装钢瓶放在一起,导致下一班又有用该瓶充装的可能。3这批钢瓶购进后没有按规定进行内外检查、抽空、清洗、试压、干燥就投入使用,而且购瓶、整瓶、使用三个环节都不严格,工人之间也没有严格的交接手续。4、该厂管理混乱,充装现场钢瓶横七竖八;合格的与不合格的钢瓶混放在一起;钢瓶安全附件不全;表面锈蚀严欢迎光临安全人之家https:/重,有的看不出“液氯”标记;大部分钢瓶没有定期检验,没有检验钢印;没有专设抽空验瓶台,没有专人验瓶;充
3、装完的重瓶不进行复秤;充装记录不签字,没有出厂合格证;充装时不核对空瓶重量;液氯汽化器仍用蒸汽加热;换热器和汽化器没有排污装置,也不进行三氯化氮定期分析。预防措施1、要加强对工人的安全教育。从事氯气作业必须高度警惕,是因为氯气有很高的毒性,从事相关工作决不能有丝毫的麻痹。要让工人了解相关知识,在工作时能提高警惕,出现问题能够科学处理。2、规范管理,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发现隐患及时处理。压力容器事故案例 2 篇2003 年 1 月 16 日下午 1 时左右,江都市某工业气体充装站在氧气充装过程中发生一起氧气瓶爆炸事故,造成 1死 1 伤。现将有关事故调查分析情况介绍如下。事故的
4、基本情况2003 年 1 月 16 日上午 12 时许,一位氧气代充客户到江都市某工业气体充装站充装气气,共 6 只氧气瓶。充装工将氧气瓶卸下后,先将 30 只氧气瓶分两组各 15 只进行充装。约在 12 点 50 分左右,其中一组充装结束,现场充装工关掉充装总阀,紧接着就开始卸充装夹具,当充装工卸下第 3 只气瓶夹具时,其中一只气瓶发生了爆炸,一名充装客户当场炸死在充装台上,一名操作人员受伤,该站共有 6 间充装间,欢迎光临安全人之家https:/每站站房长 4m,宽 6。充装间设有 30 个充气头,气瓶爆炸后,后浪把主充装间的防火墙推倒,把充装间充装管线全部炸坏,窗子的玻璃被震碎,充装间屋
5、面全部掀光。爆炸气瓶被炸成 3 块,大块重 29kg,中块得 23.5kg,小块重 3.5kg,气瓶爆炸后 3.5kg 的小块瓶片从屋内飞到充装站围墙外的麦田里,距爆炸点有 35m。事故原因分析一、直接原因从现场取证情况和查阅有关资料分析,意见如下:1.对该站储罐内剩余液氧,邀请了扬子石化西欧气体有限公司有关专家进行现场取样,并带回南京分析,结果确认该储罐内液氧合格,排除了气源不合格的因素;2.根据爆炸碎片上原有的气瓶制造和检验标记,从无缝气瓶检验站查阅该瓶检验报告,得知该瓶检验合格,并在检验有效期范围内,排除了过期瓶充装的因素;3.在爆炸现场,发现该瓶主体被炸成 3 块(后在清理过程中发现颈
6、圈),经称重约为 56kg,与检验报告上称重量相符,一块重约 3.5kg 的碎片飞离充装站围墙外,距爆炸点约为 35m。又从爆炸碎片中发现,瓶体内中下部一侧表面有一段 400mm150mm 范围的金属烧熔痕迹,并留下了金属氧化物,这些情况都说明此次氧气瓶爆炸具有化学性爆炸的特征;4.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充装记录,并对现场进行勘察,同有关人员进行了询问、笔录,了解到充装台上的安全阀、压力表均在有效期内,有校验报告,当时充装压力为 11.0MPa。欢迎光临安全人之家https:/又对爆炸现场进行了清理,发现爆炸瓶右侧有 3 只瓶内尚有气体,现场进行压力测试,发现这 3 只瓶内均有压力,且在10.0MPa 左右,这就进一步排除了物理性爆炸的可能(不超压);5.对上述 3 只气瓶采用吸耳球取样,并用着火烟头试验,发现烟并没有有明显的助燃作用,无气体爆鸣,同时对1 只气瓶又进行了压力测试显示为 9.0MPa。之后将 3 只瓶压力降至 2.0MPa 左右,经可燃性气体报警仪测试,未发现瓶内有可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