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黑龙江省地方标准DB23/T 34092023高速公路智慧工地建设技术指南2023-03-20 发布2023-04-19 实施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ICS 93.080.99CCS P 66DB23DB23/T 34092023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基本规定.25基本应用及功能建设.26建设管理.5参考文献.7DB23/T 34092023II前言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黑龙江省交通运输厅提
2、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黑龙江省公路建设中心、黑龙江工程学院、吉黑高速山河(吉黑省界)至哈尔滨(永源镇)段工程建设项目办、黑龙江龙建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黑龙江省龙建路桥第二工程有限公司、黑龙江省公路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省公投中路交通科技有限公司、黑龙江图启信息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亮、张平、肖阳、徐建成、王国峰、尚云飞、葛琪、姜在阳、陈阳、李玉玲、侯艳玲、张永奎、李绪森、崔延臣、尹囯宏、王瑶、贺咏楠、陶洁璇、赵贺刚、何建丽、高新林、李猛、甄东、高庆飞。DB23/T 340920231高速公路智慧工地建设技术指南1范围本文件提供了高速公路智慧工地建设的术语
3、和定义、基本规定、基本应用及功能建设指导、建设管理指导。本文件适用于高速公路智慧工地建设,其他各级公路的智慧工地建设可参照执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18030 信息技术中文编码字符集GB/T 28035 软件系统验收规范GB/T 36625.3智慧城市 数据融合 第 3 部分:数据采集规范GB 50300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附条文说明)GB 50303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附条文说明)GB
4、/T 50312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附条文说明)3术语和定义GB/T36625.3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智慧工地建立在高度信息化基础上的一种支持对人和物全面感知、施工技术全面智能化、工作互通互联、信息协同共享、决策科学分析、风险智慧预控的公路施工项目的实施模式。3.2智慧工地建设基于物联网等信息技术手段,围绕施工过程管理,面向全天候的管理监控、全流程的安全监督、全方位的智能分析的基本要求,并结合实际工程需求配置软、硬件设施,实现了工程智能管控的过程。3.3智慧工地管理系统综合运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BIM 等技术手段,对人员、安全、质量、生产、环境等要素
5、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数据进行全面采集,并实现数据的共享和协同运作,最终实现互联协同、全面感知、辅助决策、智能生产、科学管理等功能的信息化系统。DB23/T 3409202323.4物料建设公路基础设施所必须的物资材料。3.5无线射频识别 RFID即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是自动识别技术的一种,通过无线射频方式进行非接触双向数据通信,利用无线射频方式对记录媒体(电子标签或射频卡)进行读写,从而达到识别目标和数据交换的目的。4基本规定4.1智慧工地策划宜运用网络、信息、智能化等新技术。4.2智慧工地建设应在项目实施前期从管理组织、管理内
6、容、管理体系、智慧工地管理系统应用目标等方面进行合理规划,并纳入项目计划进行管理,与工程项目建设同步实施。4.3智慧工地建设应根据工程的特点和实际需求,建立集成管理平台,并应实现工地人员管理、设备管理、物料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环境管理、BIM 管理、进度管理、成本管理、能耗管理、信息管理、风险管理、监督管理等基本功能。4.4智慧工地建设宜建立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及制度,数据信息的采集、传输、存储、共享、分析、处理等应用对不同使用人员进行身份认证,实现分权、分域管理,确保数据安全可控。4.5智慧工地管理各子系统宜具备实时采集、传输、显示、存储、统计、分析、提示或报警功能。4.6智慧工地管理各子系统宜具备本地和远程数据库、API 接口,支持互联网接入,可与其他管理系统同步数据。4.7智慧工地管理系统宜体现建筑信息模型技术(BIM)及地理信息系统(GIS)。5基本应用及功能建设要求5.1一般规定5.1.1智慧工地管理系统宜由感知层、通信层、数据层、应用层、用户层构成,智慧工地系统框架宜符合图 1 的规则。DB23/T 340920233图 1智慧工地系统框架图5.1.2智慧工地管理系统宜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