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07.060 CCS CAOE A45 团体标准 T/CAOE 642023 基于储量差值法的滨海蓝碳碳库增量监测技术规程 第 1 部分:总则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monitoring carbon pool increments in coastal blue carbon with stock-difference method Part 1:General 2023-10-09 发布 2023-10-09 实施 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 发 布 T/CAOE 642023 I 目次 前言.II 1 范围.3 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3 术语和定义
2、.3 4 一般规定.4 监测目的.4 监测原则.4 监测计划编制.4 5 监测站位布设.4 监测范围.4 监测分区.4 监测样线.5 监测站位.5 6 监测内容和方法.5 监测内容.5 监测方法.5 监测时间及频率.6 仪器、工具与耗材.6 7 监测结果计算方法.6 8 数据管理、质量控制与归档以及监测报告编写.7 数据管理.7 质量控制.7 数据归档.7 监测报告编写.7 附录 A(资料性)滨海蓝碳碳库增量监测相关记录表格.8 附录 B(资料性)基于储量差值法的滨海蓝碳碳库增量监测与分析报告.10 B.1 文本格式.10 B.2 监测与分析报告编写大纲.10 T/CAOE 642023 II
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基于储量差值法的滨海蓝碳碳库增量监测技术规程分为 5 个部分:第 1 部分:总则;第 2 部分:地表高程监测;第 3 部分:红树林;第 4 部分:盐沼;第 5 部分:海草床。本文件为基于储量差分法的滨海蓝碳碳库增量监测技术规程的第 1 部分,与第 2、3、4、5 部分配套使用。本文件由厦门大学提出。本文件由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厦门大学、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广西海洋科学院(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陈鹭真、张家林、陈一宁、邱广龙、孟越。本文件为首次
4、发布。T/CAOE 642023 3 基于储量差值法的滨海蓝碳碳库增量监测技术规程 第 1 部分:总则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基于储量差值法的滨海蓝碳碳库增量监测的一般规定、监测站位布设、监测内容和方法、监测结果和计算、数据管理、质量控制与归档以及监测报告编写等基本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我国滨海蓝碳生态系统(红树林、盐沼和海草床)碳库增量监测的组织管理。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HY/T 058-2010 海洋调查观测监测
5、档案业务规范 T/CAOE 20.1-2020 海岸带生态系统现状调查与评估技术导则 第1部分:总则 T/CAOE 20.2-2020 海岸带生态系统现状调查与评估技术导则 第2部分:海岸带生态系统遥感识别与现状核查 T/CAOE 65-2023 基于储量差值法的滨海蓝碳碳库增量监测技术规程 第2部分:地表高程监测 T/CAOE 66-2023 基于储量差值法的滨海蓝碳碳库增量监测技术规程 第3部分:红树林 T/CAOE 67-2023 基于储量差值法的滨海蓝碳碳库增量监测技术规程 第4部分:盐沼 T/CAOE 68-2023 基于储量差值法的滨海蓝碳碳库增量监测技术规程 第5部分:海草床 3
6、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滨海蓝碳 coastal blue carbon 由红树林、盐沼和海草床等滨海蓝碳生态系统固定和储存的碳。潮间带 intertidal zone 位于平均大潮高、低潮之间海水覆盖的区域。来源:GB/T 159182010,2.3.2 碳库 carbon pool 储存在滨海湿地沉积物、植被、水体和大气等碳储载体中可以吸收和释放的碳。注:在本规程中滨海蓝碳碳库包括沉积物和植被碳库,特指有机碳。储量差值法 stock-difference method 跟踪观测生态系统各碳库的碳储量,通过计算两个时间点碳储量差异来获得生态系统碳库变量的方法。地表高程变化 surface elevation change 地表高度的相对变化,用于表示地表高程在两个时间点之间变化的指标。分区 strata 由存在异质性调查区域划分的、若干个性质均一的调查小区。T/CAOE 642023 4 样线 line transect 在某个植物群落内或者穿过不同生境取一直线(用测绳、卷尺等),并依照需求沿线设置相应数量的站位。站位 monitoring polt 根据研究目标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