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5.020.01 B 05 DB13 河北省地方标准 DB 13/T 17772013 种植业清洁生产通则 2013-09-05 发布 2013-09-30 实施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13/T 17772013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河北省农业厅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省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河北农业大学、河北科技大学、秦皇岛市农业局。本标准起草人:王元仲、马文奇、孙志梅、段学军、刘秀艳、吴鸿斌、高志岭、韩景豹、王静、张利辉、吉艳芝、白仁文、张丽娟、李令蕊、魏静、刘文菊、陈立国、聂庭彬、刘香、王保成、董立新、王仲勇、刘爱民、
2、王光明。DB13/T 17772013 1 种植业清洁生产通则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河北省种植业清洁生产的适用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定义、技术要求及其控制指标、数据采集和计算方法等通则。本标准适用于河北省境内种植业清洁生产技术及其控制指标的制定、清洁生产的审核及其绩效的评定。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2763-20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 5084-2005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8321.18321.8
3、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3735-1992 聚乙烯吹塑农用地面覆盖薄膜 GB/T 16453.1-2008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技术规范 坡耕地治理技术 GB/T 25413-2010 农田地膜残留量限值及测定 NY 525-2012 有机肥料 NY/T 1276-2007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 SL 190-2007 土壤侵蚀分类分级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种植业清洁生产 是指在种植业生产全过程中,采取以预防污染为目的的综合环境保护策略,通过采用先进生产技术、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科学施用环境友好的农用化学品等,避免或减少生产过程及其产品的服务过程等对环境和人类
4、的风险,并实现种植业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达到环境健康和食品安全的一种可持续的农业生产方式。3.2 绿色防控技术 指采用农业防治(如轮作、间混作、适当调整播种和收获时间等)、物理防治(如电、磁、声、光以及设置防虫网、黄板诱杀等)、生物防治(如利用瓢虫等食物链关系、使用生物代谢产物Bt制剂等技术)、生态调控等方法,进行农业有害生物综合控制的植物保护技术。DB13/T 17772013 2 3.3 作物残体 指种植业生产中作物收获经济产品之后残余的植株器官。4 产前控制 4.1 灌溉用水 种植业清洁生产过程中各种灌溉用水应符合GB 5084-2005 的要求。4.2 肥料及其土壤调理剂
5、种植业清洁生产过程中应使用经农业部门批准的允许生产的各种肥料品种,其中养分指标及重金属等的限量指标均应达到相应的国家、行业或地方标准要求。严禁使用由工业、医药、城市垃圾、污泥等废弃物生产的有可能造成土壤和食品二次污染的各种肥料产品。4.3 农药(包括植物生长调节剂、种子包衣剂)所用品种应遵循低毒、低残留、高效广谱性原则,并符合国家相应的产品标准。严禁在生产中使用国家已公布禁限用的高毒、高残留、致癌、致畸农药。种子包衣剂中的各种组分均不应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4.4 农膜 农膜质量应符合GB 13735的要求,农膜厚度不低于0.008 mm、抗拉强度要高,以便于回收。也可选用市场上质量可靠的可降解
6、地膜,如光可降解地膜、生物可降解地膜、腐植酸多功能可降解地膜(粉剂)、腐植酸型液态地膜等。5 产中控制 5.1 土壤耕作与土壤侵蚀控制 5.1.1 种植业清洁生产所采用的土壤耕作技术,应遵循保护性耕作技术原理,确保土壤最大流失量控制在允许范围内。5.1.2 对于平原地区,应通过草田轮作、间作、套种等多种种植模式,以及采取合理密植、休闲地上种绿肥、增加秸秆残茬还田量等方式增加地面覆盖度;采用免耕播种施肥、化学除草、以松代翻等方式减少土壤耕作次数和对土壤的扰动量。5.1.3 对于坡耕地,应遵循 GB/T 16453.1-2008 的要求,通过等高沟垄种植等方式创造地表微地形,增加地面粗糙度;采用深耕、深松、增施有机肥等技术改善土壤理化性状等,达到保土保水保护农田生态环境的目的。水域污染治理重点地区的种植业清洁生产区域,应按照地形地貌设计建设 5 年不遇降雨量以上产生径流量的生物拦截沟,防止径流进入水域。5.1.4 种植业清洁生产,土壤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