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国家经济建设步伐加快的当下,非煤矿山作为我国主要支柱产业之一,其安全生产状况直接关系到社会和谐与经济发展。然而,非煤矿山安全事故仍时有发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职工安全意识淡薄,自我保护能力不足。根据相关调查统计,我国非煤矿山每年因事故死亡的人数高达数千人,这一数字背后反映出的是矿山职工在安全认知和行为上的严重缺失。事故的原因多与人的不安全行为有关,而安全意识则是指导行为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提升非煤矿山职工的安全意识,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严格筛选与培训新工人为了提升非煤矿山职工的安全意识,首先需要从源头把关,即严把新工人入矿的“关口”。在新工人录用前,应对招收对象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年龄、学
2、历、体检和文化摸底考试等,确保只有符合基本要求的候选人才能进入下一轮的录用答辩。答辩通过后,新员工需接受严格的脱产培训,培训内容应涵盖专业和专题知识,并由矿安监处统一出题考试。考试不合格的员工将被退回,确保所有新入职员工都具备基本的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进入区队后,新工人还需经过面试和岗位应知应会考试,以此来检验他们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能力。最后,通过签订师徒合同,确保新工人在有经验的老工人的指导下,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锻炼,并通过考试合格后,方可独立工作。这一系列措施,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新人培训和评估流程,为提升职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打下了坚实基础。分层分类培训强化意识在非煤矿山行业,职工的安全意
3、识和操作技能同等重要。因此,教育培训成为提升职工安全素质的关键环节。培训应避免“一锅煮”的做法,而是要结合职工的实际情况,分层次、分工种、分级别进行。分层次培训意味着根据职工的文化程度和技术知识掌握程度,将他们分为好、中、差三类,针对性地讲解内容和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对理论知识掌握较好的职工多讲理论,对操作能力强的职工则多讲操作,并结合实物进行讲解,以增强培训的实效性。分工种培训意味着针对不同工种的特点进行专业化培训,无论是初次培训还是复训,都要确保培训内容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而分级别培训则是针对不同技术水平的职工,如技工、技师等,提供不同层次和重点的培训,确保每个级别的职工都能得到相应的提高
4、。通过这样的培训,职工不仅能够提高安全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安全意识会在学习和实践中得到加强,形成安全行为的习惯。警示教育震撼心灵警示教育是一种通过直观和生动的方式强化职工安全意识的有效手段。通过编制安全小故事汇编、安全文化手册等安全事例方面的书籍和材料,让职工随时可以接触到那些触目惊心的安全事故案例,从而在心理上自觉绷紧“安全弦”。除了书面材料,还可以将事故制作成漫画,张贴在安全事故宣教室的墙上,让职工及其家属能够形象地看到事故的后果。此外,让职工上台讲述安全故事、分析安全案例,尤其是利用身边发生的事故来教育职工,能够让职工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让违章者现身说法,讲述自己违章带
5、来的苦果,能够使听众感同身受,起到强烈的警示作用。更有冲击力的做法是,组织职工到安全事故现场进行观看,通过现场分析,让职工明白如何预防类似事故的发生,这样的警示教育能够深刻震撼职工的心灵,强化他们的安全行为。互动学习提升安全操作现场安全操作的互助和互动学习是提升职工安全意识和技能的有力举措。在安全生产现场,管理人员应当充当技术知识的传授者和安全操作的辅导者,而不是单纯的监工。他们应主动询问职工的工作情况,特别是新工人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与职工一起探讨解决方法,帮助他们提升技术水平。盯班副职、班组长和安监员应负责具体的区域和职工,确保从现场问题到处理能力,再到安全意识,都能得到认真的指导和帮助。
6、这种现场的互动学习,不仅能够提高职工的业务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够在工作中实时强化安全意识,减少人为违章现象的发生。奖惩结合确保培训效果为了确保安全教育和培训的效果,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检查与考核机制。这套机制不仅包括定期对职工进行安全技能和意识的考试,还包括通过奖惩制度来激励职工积极参与安全学习和自我提升。对于考试不合格的职工,应要求他们重新参加培训,直到考核合格为止。同时,可以通过设立安全奖励基金,对在安全操作和预防事故方面表现突出的职工给予奖励,形成正面激励。这样既能促进职工对安全知识的学习,也能提高他们将安全行为应用到实际工作中的积极性。培养安全文化长远工程安全意识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因此,矿山企业需要构建一种全员参与的安全文化,让安全成为每个人心中的信仰和自觉行动。企业可以通过组织安全活动、设立安全日、讲解安全故事等形式,持续不断地强化职工的安全意识。同时,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如互联网、多媒体等,传播安全知识,增强安全教育的生动性和实效性。只有这样,才能在矿山企业内部形成浓厚的安全氛围,让安全意识深入人心,最终实现安全行为的自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