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农电企业班组安全文化建设解析人们普遍认为,班组安全文化是指班组及其成员在安全工作中的价值观点、行为准则、规范体系、素质结构、物质装备等表现出来的影响安全管理、质量、效益的大环境系统,而在农电企业中,将班组安全文化定义为班组在长期的安全管理实践中所形成的并为班组全体成员共同遵守和奉行的价值观念、道德理念和行为准则更为准确。班组作为农电企业生产管理最前沿的“细胞”,承担的安全责任和安全风险也最大,实践证明,在关注班组安全生产的同时,持续推进班组安全文化建设,对改进安全管理是十分有效的。一、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的现状农电企业的基础管理水平各有不同,推进安全文化建设的方法和途径也不一样,从整体上来看,一些
2、班组对安全文化建设理解方面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偏差。(一)认为抓班组安全文化建设是搞“花架子”, 是一种形式主义, 对实际工作促进不大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一些员工习惯了固有的工作和管理模式,对安全文化建设的意义了解也不多,总认为干工作就只要把领导安排的事做完,干出一点看得见、摸得着的成绩就行了,所有看不见的东西都是“虚”的,搞安全文化建设只是框框套套,只会增加大家的工作负担。(二)认为抓班组安全文化建设只是领导和党群部门的事,与班组关系不大安全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从制度建设、思想引导、技术技能培训、班组建设等方面多管齐下,涵盖面广,推动难度大,然而,一些农电企业一涉及到文化建设的
3、工作就归属给党群部门来做,大多都是由分管领导或党群部门在推动,一些班组就认为,既然他们在做,那他们安排什么我们就做什么得了,与我们没有多大关系。(三)认为抓班组安全文化建设涉及面太宽,既不知道要从何下手,也不好把握尺度农电企业都走过了县管、代管、股改和上划等农电体制改革的过程,从过去粗放的管理模式转变到如今的精细化管理,一方面员工的思想观念转变还不到位,还不能适应现阶段农电企业管理的需要。另一方面,多体制下合并起来的农电员工队伍业务技能参差不齐,理论水平也还不适应发展需要,因此,在推动班组安全文化建设工作中,就会感觉到力不从心,无从下手。(四)认为抓班组安全文化建设只要按照公司的要求,布置一样
4、做一样,抓好日常的安全管理工作就行了实际上,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和落脚点都在班组,需要落实到每位员工,而现代企业也都倡导“人人都是岗位安全第一责任人”,安全管理需要落实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但在目前的工作中,一些急功近利、现实主义的观念仍然存在,员工安于现状,害怕“打破”管理现状,对新的管理模式总是心存余悸,这样,难免产生得过且过的混沌思想,阻碍着安全文化建设的推进。二、班组安全文化的作用分析农电企业具有技术密集、班组布点多、从业人员多、电网分布复杂、安全风险大等特点,安全生产作为农电企业的“生命线”,已经被摆在了一切工作的首位。班组在从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只有在通过加大资金投入提高
5、电网安全运行水平的基础上,借助安全文化的作用,提升安全文化建设等“软实力”,才能扎扎实实地提高安全生产的管理水平。(一)对观念和思维的导向作用班组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虽然大多是在执行公司的决策,但因现场工作环境、作业条件不同等因素,也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随机性,对于随机性的工作就必须由班组长来作出决策,这个决策不仅取决于班组长的思想观念和工作作风,而且还取决于整个班组的精神面貌和文化氛围。实践也证明,积极向上的、充满活力的安全文化可以为班组长决策提供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健康的价值导向,保证所做的决策符合现场条件。(二)对增强凝聚力的粘合作用班组整体力量的大小取决于内部的凝聚能力、协调能力和控制能力,而
6、凝聚力、协调力和控制力又可以受控于制度、纪律等刚性的要求,但在具体的生产管理中,制度、纪律又不可能面面俱到,也不可能要求业务技能悬殊、思想观念差异太大的员工做出整齐划一的工作成果来,而且刚性的制度难以适应复杂多变及个人作业的管理要求,在这种情况下,积极向上的共同价值观、信念、行为准则是一种内部粘合剂,是员工意识的一部分,通过文化的柔性连接作用,可以使员工自觉地行动,把员工凝聚到一起。(三)对员工自我超越的激励作用积极向上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可以形成员工强烈的使命感和持久的驱动力。员工越能认识行为的意义,就越能产生行为的推动力。积极向上的安全生产精神就是一把员工自我激励的标尺,他们通过自己对照行为,找出差距,可以产生改进工作的驱动力,同时企业内共同的价值观、信念、行为准则又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它能使员工产生认同感、归属感、安全感,起到相互激励的作用。三、班组安全文化建设应把握的原则和要求(一)系统性原则在大多数农电企业中,班组安全文化可以说是一种全新的安全管理思想和管理理念,建设班组安全文化必须与日常的安全管理工作和企业实际紧密结合,必须与推广、应用、开发现代安全科技紧密结合,关键在